已无蛩语成秋响,祇有芦花作雪扬
出处:《重阳后二日登东园大山》
清 · 弘晓
登高何必是重阳,上得山头枫叶黄。
鹊噪寒林穿别圃,雁飞碧落到遐方。
已无蛩语成秋响,祇有芦花作雪扬。
纵目遥观自空阔,远峰夕照入微茫。
鹊噪寒林穿别圃,雁飞碧落到遐方。
已无蛩语成秋响,祇有芦花作雪扬。
纵目遥观自空阔,远峰夕照入微茫。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弘晓的《重阳后二日登东园大山》描绘了登高所见的秋日景色。首句“登高何必是重阳”表达了诗人对于登高并非仅限于重阳节的传统观念的超越,显示出一种随性自然的态度。接着,“上得山头枫叶黄”描绘了满山红叶的秋意盎然,展现了季节的变换之美。
“鹊噪寒林穿别圃,雁飞碧落到遐方”通过鹊鸟的鸣叫和大雁南飞的景象,传递出秋天的生机与远方的辽阔,富有动态感。接下来,“已无蛩语成秋响,祇有芦花作雪扬”则以虫鸣的消失和芦花如雪的比喻,进一步渲染了秋日的寂静与凄美。
最后两句“纵目遥观自空阔,远峰夕照入微茫”是对整个画面的总结,诗人放眼望去,视野开阔,远处的山峰在夕阳下显得朦胧而神秘,给人以深远的意境和宁静的感受。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日登高所见的景色,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