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作挂猿枝,墨沈带云冷
出处:《二月八日过灵殿祥公房》
明 · 沈周
理舟指南郊,迢迢及侧景。
中途止溪寺,陶烟接村暝。
门前见新月,步步踏松影。
虚寮寂无风,已有孤烛耿。
衲子作供养,炉香侑碗茗。
知我解吟事,其意似有请。
宿酒发孤兴,捉笔便欣领。
草草成数行,狂书乱斜整。
复作挂猿枝,墨沈带云冷。
但记此经过,流传我何省。
中途止溪寺,陶烟接村暝。
门前见新月,步步踏松影。
虚寮寂无风,已有孤烛耿。
衲子作供养,炉香侑碗茗。
知我解吟事,其意似有请。
宿酒发孤兴,捉笔便欣领。
草草成数行,狂书乱斜整。
复作挂猿枝,墨沈带云冷。
但记此经过,流传我何省。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沈周的《二月八日过灵殿祥公房》描绘了诗人游历郊外禅寺的经历。首句“理舟指南郊”展现了诗人驾舟出行,向着南郊进发的情景。接着,“迢迢及侧景”描绘了沿途景色的遥远和变换。在“中途止溪寺”后,诗人停船于溪边寺庙,寺内炊烟袅袅,与村庄的暮色相融,营造出宁静的氛围。
“门前见新月,步步踏松影”两句,通过新月和松影,表现了夜晚的清幽以及诗人漫步的闲适。进入寺中,诗人感受到“虚寮寂无风,已有孤烛耿”的静谧,僧人以供奉和香茗款待他,显示出僧侣们的热情好客。
“知我解吟事,其意似有请”表达了诗人与僧人的默契,对方似乎知道他会写诗,期待他的即兴创作。于是,“宿酒发孤兴,捉笔便欣领”,诗人借着酒意激发灵感,提笔挥毫,虽“草草成数行”,却充满豪放之情。最后,“狂书乱斜整”形容他书写时的随意与专注,而“复作挂猿枝,墨沈带云冷”则以挂猿枝和墨迹冷却的云气,形象地描绘了创作过程中的专注与投入。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细节,展现出诗人与僧人之间的交流,以及他在自然与人文环境中的诗意体验,体现了明代文人墨客的雅趣和禅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