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飘飘,花飞不到地,虹起谩成桥
出处:《虚飘飘三首 其二》
宋 · 苏轼
虚飘飘,花飞不到地,虹起谩成桥。
入梦云千叠,游空丝万条。
蜃楼百尺横苍海,雁字一行书降霄。
虚飘飘,比人身世犹坚牢。
入梦云千叠,游空丝万条。
蜃楼百尺横苍海,雁字一行书降霄。
虚飘飘,比人身世犹坚牢。
注释
虚飘飘:形容轻盈、不实。花飞不到地:比喻花瓣难以落地,象征短暂或虚幻。
虹起谩成桥:彩虹偶然出现,如同临时搭建的桥梁。
入梦云千叠:进入梦境时,云层如堆积的画卷。
游空丝万条:空中似乎有无数丝线在飘荡。
蜃楼:海市蜃楼,虚幻的景象。
雁字一行书降霄:大雁排列成行,像是在天空中写字。
比人身世犹坚牢:与人的生活相比,虽然虚幻,但人生更为实在。
翻译
轻盈飘忽,花瓣无法触及地面,彩虹偶然间化作桥梁。梦境中云彩重重叠叠,空中仿佛有千万条丝线游走。
海面上耸立着百尺高的蜃楼,大雁一字排开,在天空书写信息。
同样轻盈飘忽,但人的生活却更为坚实和牢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梦幻而又神秘的画面。开篇“虚飘飘,花飞不到地”,通过对比鲜明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于现实与幻想之间界限模糊不清的感受。接下来,“虹起谩成桥”则是用彩虹搭建天际之桥的神话意象,显示出一种超越凡尘、触及仙境的情怀。
“入梦云千叠,游空丝万条”,诗人将自己融入云端,与飘渺的云朵交织,感受着无边界限的自由与快乐。这里,“云”与“丝”二字,更增添了一种轻盈与柔和之美。
下片,“蜃楼百尺横苍海”,则是描写仙境中的宫阙辉煌,超凡脱俗,仿佛置身于神话传说中。而“雁字一行书降霄”则展现了诗人对书法艺术的追求与享受,通过书写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与精神世界。
最后,“虚飘飘,比人身世犹坚牢”,诗人用“虚飘飘”一词再次点明主旨,同时也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淡然自得,以及对生命之坚韧不拔的赞美。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营造出一个既有仙境之美,又不失人间之坚实的艺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