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光明照屋庐,母子双鬓华全文

光明照屋庐,母子双鬓华

出处:《为史魏公寿
宋 · 释宝昙
自公山中去,五醉黄金花。
光明照屋庐,母子双鬓华
口不名一钱,意将饭胡麻。
天人岂不韪,用舍各有差。
胸中五色石,无补山水涯。
譬如九鼎重,以国不以家。
寄声谢东海,多多寿流霞。
明年凤池日,相近当无哗。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宝昙为史魏公祝寿而作,表达了对史魏公高尚品格的赞美和对他未来的期许。首句“自公山中去,五醉黄金花”描绘了史魏公远离尘世,沉浸于自然之中的隐逸生活,五次饮酒陶醉于金色的花朵中,显得超凡脱俗。接下来,“光明照屋庐,母子双鬓华”赞美他的德行如阳光般照亮家人,尽管清贫,母子间的亲情却尤为温馨。

“口不名一钱,意将饭胡麻”进一步刻画了他的廉洁,即使生活简朴,也心怀大志,以食用芝麻这样的普通食物为满足。诗人认为,史魏公的品行得到了天人的认可,虽然在人间的地位有高低之分,但他的道德价值无可挑剔。“胸中五色石,无补山水涯”运用象征手法,表示他的内心如五彩斑斓的宝石,对国家的贡献远大于个人的享受。

“譬如九鼎重,以国不以家”再次强调了史魏公的胸怀,他如同承载国家重器的九鼎,而非只为个人或家族的利益。最后两句“寄声谢东海,多多寿流霞”祝愿他长寿如东海之水,期待他在明年的政坛上能继续保持低调而受人尊敬,不会引起纷争。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通过生动的描绘和比喻,展现了史魏公的高尚品质和诗人对其的敬仰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