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几闲瞻夜,临云兴渺然
一从归阙下,罕得到门前。
每候朝轩出,常看列宿悬。
重投期见奖,数首果蒙传。
转觉功宜倍,兼令住更坚。
都忘春暂醉,少省夜曾眠。
烦暑灯谁读,孤云业自专。
精华搜未竭,骚雅琢须全。
此事勤虽过,他谋拙莫先。
槐街劳白日,桂路在青天。
取第殊无序,还乡可有缘。
旅情长越鸟,秋思几秦蝉。
月色千楼满,砧声万井连。
江山阻迢递,时节暗推迁。
道即穷通守,才应始末怜。
书绅相戒语,藏箧赠行篇。
致主当齐圣,为郎本是仙。
人心期际会,凤翼许迁延。
毕竟良图在,何妨逸性便。
幽斋中寝觉,珍木正阴圆。
隐几闲瞻夜,临云兴渺然。
五陵供丽景,六义动花笺。
倘与潜生翼,宁非助化权。
免教垂素发,归种海隅田。
拼音版原文
翻译
陕西的学业,悠闲已近半年。自从回到京城,很少能来到门前。
每次等候朝廷车驾出行,常常看到星辰高悬。
再次投诗希望得到赞赏,多首诗果然被传阅。
感觉功业应当加倍努力,同时让我停留更坚定。
几乎忘记春天短暂的醉意,夜晚睡眠也减少。
炎热的夏日,谁还会读书?我独自专注于诗文。
精华尚未搜寻殆尽,诗词创作需全面打磨。
虽然勤奋过度,但其他计划都不及此重要。
忙碌于槐树下的街道,通往桂宫的路在青天之上。
考试名次并无定序,回归故乡是否有机会。
旅途中的心情像越鸟般长久,秋天的思念如秦蝉般频繁。
月光洒满千楼,无数砧声连成一片。
江山阻隔,时光悄然流逝。
无论顺境逆境,我都坚守道义,才华始终被珍惜。
书签上写下告诫的话语,书籍装入行囊赠予友人。
辅佐君王当如圣贤,做郎官本就是仙人之职。
期待着命运的交汇,如同凤凰展翅等待时机。
毕竟美好的蓝图在心中,不妨放纵个性。
在幽静的斋室中醒来,珍贵的树木正阴凉圆满。
倚着几案闲看夜晚,临云而起思绪飘渺。
五陵之地提供美丽的景色,六义激发了诗人的灵感。
若能助我潜心创作,岂非推动变化的力量。
避免白头之忧,回归海边耕田也是乐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长安城中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感受。从“陕服因诗句, 从容已半年”可见,诗人因写诗而得罪,被迫离家已经一年多的时间了。在这期间,他感到自己的才华没有得到赏识,“罕得到门前”表达了一种被边缘化和忽视的情绪。每当皇帝的车驾出行时,诗人都会仰望星辰,希望能够重展才华,得到朝廷的认可。
“重投期见奖,数首果蒙传”说明诗人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诗作得到了赏识和传播。然而,这也加倍了他的责任感,“转觉功宜倍”,他被要求留下来,更坚定地发展自己的才华。“都忘春暂醉,少省夜曾眠”则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淡漠,以及对于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
“烦暑灯谁读,孤云业自专”描绘了一种清冷的书房生活和孤独的学问追求。诗人在寻找知识和文学的精华,但还未达到极致,“骚雅琢须全”。尽管如此,他也意识到勤勉工作虽然必要,但对于其他的谋略则显得笨拙和不够先进。
“槐街劳白日,桂路在青天”可能是在描绘长安城中的景象。诗人希望能够得到特殊的待遇,以便归乡,“取第殊无序,还乡可有缘”。但他也感到旅途之情如同越鸟一样遥远,而秋思则如秦蝉一般频繁。
“月色千楼满,砧声万井连”描绘了夜晚的长安城,其美丽与宁静。然而,江山阻隔了人们的交流和时间的推移,“道即穷通守,才应始末怜”。诗人在书信中相互勉励,将藏好的文章作为礼物馈赠。
“致主当齐圣,为郎本是仙”表达了对统治者的尊敬以及自己对于文学和精神追求的执着。人们期盼在宇宙间相会,凤翼则象征着高尚的理想能够实现。尽管前途未卜,诗人仍坚信美好的图景终将到来,不必过于担忧。
“幽斋中寝觉,珍木正阴圆”描绘了一个安静的书房生活和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在夜深人静时,他感到一种超然物外的快乐。五陵与六义则是古代文人的象征,他们的文章如同供奉给美景的花笺。
最后,“倘与潜生翼,宁非助化权”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够像鸟儿一样拥有飞翔的力量,以此来帮助世间的变革。而“免教垂素发,归种海隅田”则是对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祖先根基的回归。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在长安城中的生活情怀,他的才华、他的孤独、他的希望以及他对美好事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