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是修行无价珍,此身在处即吾亲
出处:《戊午吟》
明 · 高攀龙
孝是修行无价珍,此身在处即吾亲。
一禽一草非时剪,五辟三千律可论。
仓德饮和供菽水,朝乾夕惕省昏晨。
不分富贵与贫贱,大孝光天是守身。
一禽一草非时剪,五辟三千律可论。
仓德饮和供菽水,朝乾夕惕省昏晨。
不分富贵与贫贱,大孝光天是守身。
鉴赏
这首诗《戊午吟(其十五)》由明代诗人高攀龙所作,通过“孝”这一主题,深刻地阐述了孝道的重要性以及其在个人修养中的价值。
首句“孝是修行无价珍”,开篇点题,强调孝行是无价之宝,是个人修行中最珍贵的部分。接着,“此身在处即吾亲”,进一步说明无论身处何方,都应该将父母视为自己的亲人,体现了孝道的普遍性和无处不在。
“一禽一草非时剪,五辟三千律可论”,这两句以自然界的生物和法律为例,说明即使是微小的事物或行为,也应遵循一定的规则和道德标准,如同孝道一样,不应被忽视或轻视。
“仓德饮和供菽水,朝乾夕惕省昏晨”,这里运用了古代礼仪中的细节,如“菽水”表示简朴的生活,强调孝顺父母不仅体现在物质上,更在于日常生活的点滴关怀和尊重。同时,“朝乾夕惕”和“省昏晨”则表达了对父母的时刻关注和照顾,体现了孝道的持续性和全面性。
最后,“不分富贵与贫贱,大孝光天是守身”,总结全诗,指出无论社会地位如何,真正的孝道在于保持自身品德的纯洁和高尚,这是最伟大的孝行,能够照亮天地。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活化的场景,生动地展现了孝道的内涵和实践方式,强调了孝行在个人修养和社会伦理中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