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王粲怕登楼,谁遣人间汗漫游
出处:《次韵吴殿撰多景楼见寄》
宋 · 方岳
多情王粲怕登楼,谁遣人间汗漫游。
莼菜梦回千里月,蘋花老却一江秋。
人如沙燕年年别,骚到湘累字字愁。
正尔相观衣带水,角声孤起暮云稠。
莼菜梦回千里月,蘋花老却一江秋。
人如沙燕年年别,骚到湘累字字愁。
正尔相观衣带水,角声孤起暮云稠。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王粲:东汉末年的文人,善诗赋。汗漫游:形容人生无目标、随意漂泊。
莼菜梦:借指对故乡或美好过去的怀念。
骚到湘累:指屈原的《离骚》,湘累是屈原的别称。
衣带水:形容距离极近,如同衣带那样窄。
角声:古代战争中的号角声,象征着孤独和凄凉。
暮云稠:傍晚的云层厚重,营造出压抑的氛围。
翻译
多情的王粲不敢再上高楼,是谁让人生在世间漫无目的地游荡。梦中莼菜的香味引我回到千里之外的明月,秋天的蘋花凋零,江面显得更加苍老。
人们像沙燕每年都要离别,屈原的哀愁在每字每句中流淌。
此刻我们相对,只隔一水之遥,晚风中传来孤单的号角声,暮云低垂。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方岳的作品,名为《次韵吴殿撰多景楼见寄》。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遥远离别之苦,以及对时光易逝、人事变迁之感慨的诗作。
"多情王粲怕登楼,谁遣人间汗漫游。" 这两句通过古代名将王粲不愿登楼的故事,表达了作者对于人世间辛苦和奔波的无奈感受。
"莼菜梦回千里月,蘋花老却一江秋。" 莼菜与蘋花都是生长在水边的植物,这两句通过它们的形象,描绘出一种遥远的思念和时间流逝带来的物是人非之感。
"人如沙燕年年别,骚到湘累字字愁。" 这两句借用了古代诗人骚人(屈原)对故乡的深情,以及他在《离骚》中表达的情感,用以形容作者自己对于朋友别离的忧愁。
"正尔相观衣带水,角声孤起暮云稠。" 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河水的宽度可以用来衡量妇女腰间束缚的细窄,以及晚风中独自吹响的笛声和浓密的晚霞,表达了作者在与友人相聚时的惬意和对即将到来的别离之哀伤。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篇表达离别之苦、怀念故人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