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时得见纤纤玉,右手持杯左捧颐
出处:《次韵王廷老和张十七九日见寄二首 其二》
宋 · 苏轼
接果移花看补篱,腰镰手斧不妨持。
上都新事长先到,老圃闲谈未易欺。
酿酒闭门开社瓮,杀牛留客解耕縻。
何时得见纤纤玉,右手持杯左捧颐。
上都新事长先到,老圃闲谈未易欺。
酿酒闭门开社瓮,杀牛留客解耕縻。
何时得见纤纤玉,右手持杯左捧颐。
注释
移花:移动花丛。补篱:修补篱笆。
腰镰:腰间的镰刀。
手斧:手持斧头。
上都:首都。
新事:新鲜事。
长先到:总是最先到达。
老圃:老园丁。
闲谈:闲聊。
酿酒:酿酒。
闭门:关门。
开社瓮:打开社坛酒瓮。
杀牛:宰牛。
耕縻:农事忙碌。
纤纤玉:纤细的手腕。
持杯:手持酒杯。
左捧颐:左手托腮。
翻译
移开花丛观察篱笆,腰镰和斧头也无需放下。皇宫的新鲜事总是最先传到,老园丁们的闲聊也不容小觑。
关门酿酒打开社坛酒瓮,宰牛款待客人以示农忙后的热情。
何时能见到那纤细的手腕和玉颜,她右手持杯左手托腮,仪态动人。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诗歌,通过对农事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平静生活的热爱。诗中的“接果移花看补篱”表明诗人在关注庄稼的成长,同时也注意到田间小道的维护,这不仅是对农事的关怀,也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细节的留意。
“腰镰手斧不妨持”,则描绘了农作中的辛勤劳动,诗人并不避讳这些体力劳动,而是乐在其中,这种态度显示了诗人的简朴与自在。紧接着,“上都新事长先到,老圃闲谈未易欺”表达了对外界消息的关注和对邻里间闲聊的真诚相待。
“酿酒闭门开社瓮,杀牛留客解耕縻”则是诗人在描述自己的生活习惯,酿造美酒,与世隔绝,却又不忘款待宾朋,这种既有隐逸情怀,又不失礼节的态度,是宋代文人常有的品格。最后,“何时得见纤纤玉,右手持杯左捧颐”则是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期待,这里的“纤纤玉”可能指的是美丽的事物或理想中的美好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的闲适自得与对生命美好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