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舒短翼飞为鹄,空把长髯捋向风
出处:《寄邹仪生》
明末清初 · 何巩道
才抛弱管挽强弓,壮志年年滞粤东。
只影飘零同泽畔,片言筹画似隆中。
未舒短翼飞为鹄,空把长髯捋向风。
我亦穷途双泪眼,为谁弹作落花红。
只影飘零同泽畔,片言筹画似隆中。
未舒短翼飞为鹄,空把长髯捋向风。
我亦穷途双泪眼,为谁弹作落花红。
鉴赏
这首诗《寄邹仪生》是明末清初诗人何巩道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诗人的孤独与壮志未酬之感。
首联“才抛弱管挽强弓,壮志年年滞粤东”,开篇即以“弱管”与“强弓”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从文人转向武将的转变,以及其内心深处的壮志豪情。然而,“滞粤东”三字透露出壮志虽在,却难以施展的无奈与压抑。
颔联“只影飘零同泽畔,片言筹画似隆中”,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孤独形象。“只影飘零”描绘了诗人形单影只、四处漂泊的生活状态;“同泽畔”则借用了屈原《离骚》中的典故,暗喻诗人虽身处乱世,仍怀忧国忧民之心。而“片言筹画似隆中”则以诸葛亮的智慧与谋略为喻,表达了诗人渴望能像诸葛亮一样为国家出谋划策,实现自己的抱负。
颈联“未舒短翼飞为鹄,空把长髯捋向风”,诗人以“短翼”比喻自己未能展翅高飞,实现理想抱负,只能徒然地“捋长髯”以抒发内心的苦闷与不甘。这一联通过动作描写,生动地表现了诗人的无奈与失落。
尾联“我亦穷途双泪眼,为谁弹作落花红”,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在困境中的悲愤与绝望。一个“亦”字,表明这种情感并非个例,而是普遍存在于许多身处逆境之人的心中。而“为谁弹作落花红”一句,以落花比喻人生的凋零与消逝,表达了对美好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与无助。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经历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面对现实困境时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理想的执着追求,也有对命运不公的无奈与抗争。语言凝练,情感真挚,读来令人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