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里广文渠不识,可怜官长错相嗔
出处:《刘元亢挽词》
宋 · 周紫芝
交游半作白头新,不见刘郎谁与亲。
东野命穷官止尉,少陵才健笔如神。
皇天可是无公道,举世何由有若人。
醉里广文渠不识,可怜官长错相嗔。
东野命穷官止尉,少陵才健笔如神。
皇天可是无公道,举世何由有若人。
醉里广文渠不识,可怜官长错相嗔。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周紫芝为友人刘元亢所作的挽词,情感深沉,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赞美。
首联“交游半作白头新,不见刘郎谁与亲”描绘了刘元亢与众多老友共度晚年的情景,同时流露出对刘元亢的思念之情。这里的“白头新”不仅指岁月的痕迹,也暗含着对友情的珍视与怀念。
颔联“东野命穷官止尉,少陵才健笔如神”将刘元亢与唐代诗人孟郊(字东野)和杜甫(字子美,号少陵)相提并论,赞誉其才华横溢,如同两位诗坛巨匠一般。孟郊一生仕途坎坷,但其诗歌成就卓著;杜甫则以才情横溢、笔力雄健著称。通过这样的对比,诗人高度评价了刘元亢的文学造诣。
颈联“皇天可是无公道,举世何由有若人”表达了对世道不公的感慨,同时也对刘元亢的才华未能得到应有的认可表示惋惜。这里使用反问句式,强调了对刘元亢才能的认同和对社会不公的不满。
尾联“醉里广文渠不识,可怜官长错相嗔”则是对刘元亢生前生活状态的一种描述。在醉酒的状态下,他可能并未被当时的官长所认识或赏识,这既是对刘元亢命运的同情,也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讽刺。诗人通过这一场景,表达了对刘元亢未能在生前得到公正对待的遗憾。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深情地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和对其才华的肯定,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社会不公的批判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