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土思岂能无,层云塞亭障全文

土思岂能无,层云塞亭障

出处:《望李陵台
元 · 柳贯
平沙北流水,青山在其上。
李陵思乡台,驻马一西向。
草根含馀凄,峰尖入寒望。
俚言虽莫稽,陈迹尚可访。
想其深入初,步卒亦材壮。
手张天子威,气夺名王帐。
覆车陷囚虏,此志乃大妄。
一为情爱牵,皇恤身名丧。
缕缕中郎书,挽使同跌踼。
安知臣节恭,之死不易谅。
河梁执别处,出语谩惆怅。
家声故燀赫,三世汉飞将。
兵法有死生,人运迭休旺。
忠回在信史,岂没功罪状。
马迁当腐刑,强欲雪其谤。
土思岂能无,层云塞亭障
千年麒麟图,吾将执玄鬯。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柳贯的《望李陵台》以李陵为主题,描绘了一幅历史与自然交织的画面。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情感,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沉思考。

首句“平沙北流水”描绘了一片广阔的沙漠,流水自北而南,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长河。接着“青山在其上”,青山屹立,与流水形成鲜明对比,既衬托出流水的流动感,也寓意着历史的稳固与恒久。

“李陵思乡台,驻马一西向。”提到李陵,一位汉代将领,因被匈奴俘虏而留下千古遗憾。诗人通过“思乡台”和“驻马一西向”的描述,表达了对李陵复杂情感的同情与理解。

“草根含馀凄,峰尖入寒望。”草木含凄,山峰入寒,营造出一种悲凉的氛围,与李陵的内心世界相呼应。这种自然景观的描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意境美,也深化了对李陵形象的刻画。

“俚言虽莫稽,陈迹尚可访。”虽然关于李陵的民间传说可能难以考证,但历史的痕迹仍然值得追寻。这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真相的探索精神。

“想其深入初,步卒亦材壮。”想象李陵初入战场时,士兵们勇猛无比,充满了对英雄时代的向往。

“手张天子威,气夺名王帐。”描绘了李陵手持天子之威,气势压倒敌军将领的情景,展现了其英勇与豪迈。

“覆车陷囚虏,此志乃大妄。”指出李陵因陷入困境,最终被俘虏,其雄心壮志未能实现,表达了对历史悲剧的感慨。

“一为情爱牵,皇恤身名丧。”李陵因情爱所牵,最终导致身败名裂,诗人借此表达了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洞察。

“缕缕中郎书,挽使同跌踼。”引用蔡邕(中郎)的书信,希望唤起李陵的悔悟,与之共赴失败,体现了对历史人物命运的同情。

“安知臣节恭,之死不易谅。”即使在死亡面前,李陵仍保持忠诚,这种精神是值得尊敬的。

“河梁执别处,出语谩惆怅。”在分别的河桥边,李陵的话语充满忧伤,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无奈。

“家声故燀赫,三世汉飞将。”李陵家族的荣耀,三代都是汉朝的杰出将领,强调了其家族的辉煌历史。

“兵法有死生,人运迭休旺。”兵法中有生死之说,人的命运如同潮起潮落,充满了变数。

“忠回在信史,岂没功罪状。”忠贞不渝的精神在历史中留下了印记,无论功过,都值得后人铭记。

“马迁当腐刑,强欲雪其谤。”司马迁遭受酷刑,仍坚持记录历史,不畏诽谤,体现了对历史真相的执着追求。

“土思岂能无,层云塞亭障。”土思即思念,即使思念无法表达,层层云雾也阻挡不了对历史人物的怀念。

“千年麒麟图,吾将执玄鬯。”诗人希望自己能够绘制出千年历史的画卷,并以此献祭,表达了对历史的敬仰和对李陵的缅怀。

整首诗通过对李陵及其时代背景的描绘,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洞察,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真相的追求与对英雄主义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