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在秖缘清可濯,寿高应得静相看
出处:《寿石溪》
明 · 边贡
石翁散发青溪岸,瘦骨嶙峋照水寒。
乐在秖缘清可濯,寿高应得静相看。
乾坤百岁长为主,霄汉中年早弃官。
长对此溪还此石,不须蓬海跨飞鸾。
乐在秖缘清可濯,寿高应得静相看。
乾坤百岁长为主,霄汉中年早弃官。
长对此溪还此石,不须蓬海跨飞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通过“石翁”这一形象,展现了对长寿、清静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石翁散发青溪岸,瘦骨嶙峋照水寒”,以“石翁”自比,散发象征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青溪岸则营造出一种幽静、自然的环境。瘦骨嶙峋不仅描绘了石翁的外貌特征,也暗示其历经岁月的洗礼,依然坚韧不拔。照水寒则借景抒情,水面上映照出石翁的身影,既有寒意,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宁静。
颔联“乐在秖缘清可濯,寿高应得静相看”,进一步阐述了石翁的生活态度和追求。乐在其中的原因是能够洗涤心灵的清静,而长寿的秘诀则是内心的平静与外界的淡泊。这两句表达了对清静生活的热爱和对长寿的渴望,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的重视。
颈联“乾坤百岁长为主,霄汉中年早弃官”,将视角拉高,从更广阔的时空观出发,表达了对自然宇宙的敬畏以及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乾坤百岁,意味着时间的无限循环,而作为主人,石翁似乎超越了世俗的束缚,享受着自然赋予的自由。霄汉中年,可能暗指中年时期对官场的放弃,追求更为纯粹的精神生活。
尾联“长对此溪还此石,不须蓬海跨飞鸾”,收束全诗,强调了石翁与自然的紧密联系,以及对简单、真实生活的执着。长对此溪还此石,意味着石翁愿意长久地与自然相伴,不需要追求遥远的仙境或飞翔的仙鹤,他已经找到了内心的归宿和平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石翁”的描绘,展现了对自然、清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官场束缚的解脱,表达了诗人对于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