携持若抱瓮,前致且勤祝
宋 · 郑刚中
有客渡西山,泉源出山足。
初勺爱其甘,既享不能独。
汲取得陶罂,置满彭亨腹。
携持若抱瓮,前致且勤祝。
是为清明渊,可用洗烦溽。
珍重客此言,其敢付僮仆。
新手注方壶,尚带蛾山绿。
我坐三生贫,大嚼非所欲。
半世蒿藜肠,两饭惟脱粟。
岂无牢醴膻,耻豢色身肉。
交淡况可新,味厚实为毒。
愿兹等甘露,荡涤糟与曲。
醺酣六经间,作我清净福。
旁有教者云,奢俭贵从俗。
下有龟蒙灶,上是卢仝屋。
中置短尾铫,细煮茶花熟。
时可邀清风,同饷一瓯玉。
初勺爱其甘,既享不能独。
汲取得陶罂,置满彭亨腹。
携持若抱瓮,前致且勤祝。
是为清明渊,可用洗烦溽。
珍重客此言,其敢付僮仆。
新手注方壶,尚带蛾山绿。
我坐三生贫,大嚼非所欲。
半世蒿藜肠,两饭惟脱粟。
岂无牢醴膻,耻豢色身肉。
交淡况可新,味厚实为毒。
愿兹等甘露,荡涤糟与曲。
醺酣六经间,作我清净福。
旁有教者云,奢俭贵从俗。
下有龟蒙灶,上是卢仝屋。
中置短尾铫,细煮茶花熟。
时可邀清风,同饷一瓯玉。
注释
渡:过,穿过。泉源:泉水的源头。
既享:享受之后。
彭亨:形容器物饱满的样子。
祝:祈祷。
烦溽:烦恼和污浊。
方壶:古代的一种壶。
蛾山:可能指某座山或颜色。
蒿藜:野草,代指粗劣的食物。
牢醴:美酒。
色身肉:身体,这里指身体的享受。
甘露:比喻美好的事物。
糟与曲:酿酒的渣滓和发酵物。
六经:儒家经典。
教者:教导的人。
奢俭:奢侈和节俭。
龟蒙灶:隐士般的简陋炉灶。
卢仝屋:卢仝的居所,卢仝是唐代诗人,以嗜茶著名。
短尾铫:小型的煮水壶。
玉:形容茶水清澈如玉。
翻译
有位客人过西山,山脚下的泉水涌出。初尝觉得水甜美,享受后却想分享给他人。
他提着陶罐去取水,满满当当如鼓腹翁。
像抱着瓮一样提着,还边走边祈祷祝愿。
这水深清如渊,能洗净烦恼和污垢。
客人的话我很珍重,不敢交给仆人处理。
新手提着方壶,壶身还留有蛾眉山的绿色。
我虽穷困一生,大吃大喝并非所求。
半生粗茶淡饭,两餐仅粗米充饥。
美味佳肴虽有,但我耻于只为满足口腹。
友情清淡更珍贵,过于浓厚反成毒药。
愿这甘甜的水,荡涤掉酒糟和陈酿。
在六经的熏陶中微醉,带来清净的福祉。
旁边有人教导,奢侈节俭应随世俗。
下方有龟蒙的炉灶,上方是卢仝的居所。
中间放着小茶壶,慢慢煮熟茶花香浓。
有时邀请清风,共享这一杯玉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客人在西山取泉,享受甘甜泉水的过程。诗人对客人的馈赠深感珍重,泉水被比喻为清明之源,能洗涤烦恼。他感叹自己虽然贫穷,但仍以朴素为乐,不追求奢华。他希望这甘泉能像圣洁的甘露,净化心灵,使他在阅读经典时获得宁静。他还提到,尽管生活中简朴,但与朋友共享清风和煮茶的乐趣也是珍贵的。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欣赏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提醒人们应随俗适中,享受生活中的简单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