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茂陵千载文园客,流传耳孙犹病渴全文

茂陵千载文园客,流传耳孙犹病渴

出处:《鼎斋
金末元初 · 李俊民
茂陵千载文园客,流传耳孙犹病渴
引饮自嫌江海窄,家无曲藭柰腹疾。
水帝之魂成水厄,女丁妇壬不相得。
始图一溉滋汤旱,卒见九河归禹画。
尝闻秋夫曾疗鬼,大胜扁鹊能起虢。
君不见上医可医国,异哉鼎斋堪鼎食。

鉴赏

这首诗《鼎斋》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李俊民所作,通过丰富的想象与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对古代医学与治水智慧的赞美,以及对理想社会的向往。

诗中以“茂陵千载文园客”开篇,借历史人物的典故,引出对古代文化的追忆与怀念。接着,“流传耳孙犹病渴”一句,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表达了后人对先贤智慧的渴望与传承。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古代医者与水利专家的卓越贡献,如“水帝之魂成水厄”,形象地描述了古人对水患的深刻理解与治理的决心;“女丁妇壬不相得”,则以古代神话中的角色,象征不同治水策略间的冲突与融合。

“始图一溉滋汤旱,卒见九河归禹画”两句,高度赞扬了古代治水工程的伟大成就,从局部灌溉到整体规划,体现了人类智慧与自然力量的和谐统一。诗人还提到古代医术的神奇,如“尝闻秋夫曾疗鬼,大胜扁鹊能起虢”,将古代名医扁鹊与传说中的医者秋夫相提并论,强调了古代医学的高超技艺。

最后,“君不见上医可医国,异哉鼎斋堪鼎食”两句,将话题转向对理想社会的构建,表达了诗人对医学与治理国家之间相似性的思考,以及对能够实现这一目标的“鼎斋”的赞美。这里的“鼎斋”可能象征着一个能够集医学、水利、政治智慧于一体的理想机构或人物,能够解决国家和社会的各种问题。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明的高度敬仰,以及对未来理想社会的美好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