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挽天河水?谁灭天火星?毋曰既焦烂,乃尚可回生
出处:《过梅岭感兴》
明 · 湛若水
步出折梅亭,行行且停停。
喜望桑梓迩,肃肃迅霄征。
回思昨宵火,旅魂为怔营。
不能亟极救,如我伤群生。
一城焚尚可,四方若为情。
谁挽天河水?谁灭天火星?毋曰既焦烂,乃尚可回生。
喜望桑梓迩,肃肃迅霄征。
回思昨宵火,旅魂为怔营。
不能亟极救,如我伤群生。
一城焚尚可,四方若为情。
谁挽天河水?谁灭天火星?毋曰既焦烂,乃尚可回生。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的《过梅岭感兴(其一)》,诗人漫步在折梅亭外,行进中时而停下欣赏。他欣喜地看到故乡近在眼前,心中充满急切归乡之情。然而,他想到昨晚的战火,不禁心痛万分,感到自己无力拯救众多受难的民众。他忧虑如果一座城池尚且可以挽救,那么面对四方的灾难,又该如何应对呢?
诗人发出疑问,谁能像挽天河之水那样,扑灭肆虐的战火?他提醒人们,即使事物已经烧焦,也不应放弃希望,因为仍有重生的可能。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情,对战乱的忧虑,以及对救世济民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