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大原之无所兮,若稽首乎西皇
出处:《竹西亭歌》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望娟娟兮云之篁,结氤氲兮成堂。
百草棼而易蘦兮,孰与玩遗芳?□美人之好饰兮,辟氛台而清凉。
岂大原之无所兮,若稽首乎西皇。
虚中以象迹兮,体员以用方。
又乌知吾之所兮,为西为东。
百草棼而易蘦兮,孰与玩遗芳?□美人之好饰兮,辟氛台而清凉。
岂大原之无所兮,若稽首乎西皇。
虚中以象迹兮,体员以用方。
又乌知吾之所兮,为西为东。
拼音版原文
■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竹林清幽的画面,诗人站在竹西亭中,仰望那如美女般秀美的竹丛,它们在云雾中交织,仿佛一座天然的殿堂。诗人感慨万千,竹丛间的花草虽然繁多,但谁能像欣赏这遗世独立的芬芳一样,品味人生的美好呢?
他联想到美人喜欢打扮自己,这竹林就像一个清新凉爽的避风台,让人忘却尘世的纷扰。诗人不禁思考,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是否如同向西方膜拜,寻求真理的方向?他领悟到,内心应保持虚空,如同竹子空心而坚韧,行动则需遵循正道。
最后,诗人陷入沉思,不知自己的归宿是在东方还是西方,这象征着他对人生道路的探索和迷茫。整首诗借景抒怀,寓言深刻,体现了杨维桢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