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是长至,子半得春先
出处:《宿永安墟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一水含空尽,微茫在暮天。
星分渔父火,雨合野人烟。
宿舸依荒戍,还家及小年。
明朝是长至,子半得春先。
星分渔父火,雨合野人烟。
宿舸依荒戍,还家及小年。
明朝是长至,子半得春先。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夜晚景象。诗人以“一水含空尽”开篇,巧妙地将水面与天空融为一体,营造出一种深远辽阔的意境。接着,“微茫在暮天”进一步渲染了夜色的朦胧与柔和,仿佛整个世界都被一层轻纱覆盖。
“星分渔父火,雨合野人烟”两句,通过渔火与野炊烟的对比,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温馨与自然之美。渔火点缀于星空之下,犹如点点繁星落入人间;而野炊烟则与雨合,形成一幅动态的画面,既表现了生活的烟火气,又不失自然界的和谐与宁静。
“宿舸依荒戍,还家及小年”则表达了诗人对归家的渴望和对家庭的深情。在荒凉的边防哨所旁,诗人停泊的小船等待着夜深人静时分,准备踏上归途,与家人团聚。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亲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最后,“明朝是长至,子半得春先”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开始,冬至过后便是春天的来临。这不仅是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也是对未来希望的寄托。在寒冷的冬日里,诗人看到了春天的曙光,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与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和生活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情的深切怀念,同时也蕴含了对时间流转、季节更替的哲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