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顾非好乞,行且欲包羞
出处:《伤乞人诗》
南北朝 · 王僧孺
少年空扶辙,白首竟填沟。
苇席何由足,菽藿不能周。
自顾非好乞,行且欲包羞。
劳君款曲问,冒此殷勤酬。
苇席何由足,菽藿不能周。
自顾非好乞,行且欲包羞。
劳君款曲问,冒此殷勤酬。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少时满怀希望却最终落得悲惨结局的乞丐形象,充满了对命运不公的感慨和对生活的无奈。
首句“少年空扶辙”描绘了主人公年轻时的抱负与努力,却未能在人生的道路上留下足迹,暗示了他未来的命运将充满坎坷。接着,“白首竟填沟”一句,以老年乞丐的形象,强烈地表达了生命的无常和命运的残酷。乞丐不仅年老体衰,生活也陷入了绝境,最终只能在沟壑中度过余生。
“苇席何由足,菽藿不能周”,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乞丐生活的贫困与艰难。苇席是简陋的住所,菽藿则是粗劣的食物,但即使如此简陋的生活条件也无法满足他的基本需求,生活依旧困苦不堪。
“自顾非好乞,行且欲包羞”,乞讨并非他所愿,而是生活所迫,他内心充满了羞愧与无奈。尽管如此,为了生存,他不得不低头乞讨,忍受着世人的冷漠与歧视。
最后,“劳君款曲问,冒此殷勤酬”,表达了对关心他的人的感激之情。在社会的冷漠中,偶尔的一丝温暖显得格外珍贵,乞丐希望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回报这份关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一个乞丐的命运,反映了社会的不公与人性的复杂,表达了对底层人民生活困境的关注和同情,同时也蕴含着对命运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