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
出处:《龙阳县歌》
唐 · 刘禹锡
县门白日无尘土,百姓县前挽鱼罟。
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
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
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
主人引客登大堤,小儿纵观黄犬怒。
鹧鸪惊鸣绕篱落,橘柚垂芳照窗户。
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县门:县衙。尘土:灰尘。
百姓:民众。
挽:拉。
鱼罟:捕鱼的网。
主人:主人家。
大堤:防洪堤或河堤。
纵观:四处观看。
黄犬:黄狗。
怒:表现出不满或警惕。
鹧鸪:一种鸟。
篱落:篱笆。
橘柚:橘子和柚子。
垂芳:散发出香气。
沙平:沙滩平整。
吏稀:官吏稀少。
寂历:寂静。
县鼓:县衙的鼓。
翻译
县衙门前没有尘土飞扬,百姓在门前拉网捕鱼。主人带领客人登上大堤,小孩们好奇围观,黄狗却显得愤怒。
鹧鸪鸟惊叫着飞过篱笆,橘柚树散发着香气照亮窗户。
沙滩平坦草色翠绿,官吏稀少,只有寂静的夕阳照在县衙的鼓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画面,展现了古代中国农村的和谐与美好。首句“县门白日无尘土”设定了一种清洁、平和的氛围,让人感受到一片安详的景象。“百姓县前挽鱼罟”则描绘出人们在河边捕鱼的情形,反映了乡村生活的自给自足与悠闲。
第三句“主人引客登大堤”,通过主人带着客人到堤坝上去的动作,展现了古代人们的交往和社交活动。紧接着,“小儿纵观黄犬怒”则以孩子们放任黄狗嬉戏的情景,增添了一种生机与活力。
“鹧鸪惊鸣绕篱落”,通过鸟鸣声传遍围栏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农村特有的宁静与和谐氛围。而“橘柚垂芳照窗户”则是对自然景物的细腻刻画,展示了植物的繁盛美丽。
最后两句,“沙平草绿见吏稀,寂历斜阳照县鼓”,通过描述河沙平坦、草地青翠以及官吏不多的情形,传达出一片远离尘嚣的宁静与清廉。同时,夕阳下的县鼓映衬出了一天即将结束的安详气氛。
整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场景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一个和谐、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农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