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天垂台耀扫欃枪,寿献香山祝圣明全文

天垂台耀扫欃枪,寿献香山祝圣明

天垂台耀扫欃枪,寿献香山祝圣明
丹凤楼前歌九奏,金鸡竿下鼓千声。
衣冠南面薰风动,文字东方喜气生。
从此登封资庙略,两河连海一时清。

翻译

天空中的光芒如同扫除战神的武器,向香山献上长寿的祈祷,祈求圣明的统治。
在丹凤楼前奏响九次赞歌,金鸡竿下敲响千声鼓声庆祝。
文人士大夫面向南方,感受到和煦的春风,东方洋溢着欢喜的气氛。
从此刻开始,登封祭祀仪式增添了深远的策略,使得两河地区与大海周边一时安宁祥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盛大的庆典景象。开篇“天垂台耀扫欃枪,寿献香山祝圣明”两句,通过对天空中飘扬的旗帜和地面上供奉的香案及祝愿皇帝永寿的图景,营造出一种喜庆和庄严的氛围。

接下来的“丹凤楼前歌九奏,金鸡竿下鼓千声”两句,则具体描绘了宫廷内外的乐舞与锣鼓之声,表现出一个隆重而热烈的节日场面。其中,“丹凤楼”作为皇宫中的建筑,象征着皇权的尊贵和威严,而“金鸡竿下”,则是对仪式上使用的金饰装饰的锣鼓进行形象地描述。

诗中间的“衣冠南面薰风动,文字东方喜气生”两句,从服饰和文书两个方面,进一步渲染了节日庆典的盛况。衣冠指的是朝臣们的正统服饰,他们面向南方,这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有尊重与敬畏之意;“薰风动”则是形容他们服饰随微风飘扬,显得非常生动。同时,“文字东方喜气生”则表明了朝廷的文书和礼仪都充满了吉祥而喜悦的情绪。

最后两句“从此登封资庙略,两河连海一时清”,诗人通过对古代圣贤祠庙的尊崇,以及对国土安宁的表达,把节日庆典与国家的长治久安联系起来。这不仅展示了皇权的正统性,也反映出当时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整首诗通过描绘元旦朝贺盛况,展现了一幅宏伟壮丽、充满喜庆氛围的图景,同时也表达了对皇帝圣明与国泰民安的祝愿。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