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心远渊明拟问之,悠然身世见山时全文

心远渊明拟问之,悠然身世见山时

出处:《题李提举心远轩
宋末元初 · 方回
心远渊明拟问之,悠然身世见山时
强名真意元无物,缘底忘言更有诗。
宇宙襟怀千斛酒,王侯勋业一枰棋。
古来大隐在朝市,可待休官办菊篱。

拼音版原文

xīnyuǎnyuānmíngwènzhīyōuránshēnshìjiànshānshí

qiángmíngzhēnyuányuánwàngyángèngyǒushī

zhòujīn怀huáiqiānjiǔwánghóuxūnpíng

láiyǐnzàicháoshìdàixiūguānbàn

注释

心远:对远方或理想境界的向往。
渊明:陶渊明,东晋诗人,以隐居田园著称。
拟问之:想要向他询问。
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
身世:个人的经历和命运。
真意:真实的感情或意图。
元无物:本来就没有东西可以表达。
缘底:为何,何故。
忘言:无需言语表达。
宇宙襟怀:广阔的胸襟,如同宇宙般广大。
千斛酒:极言酒量之大。
王侯勋业:王侯般的功绩和事业。
一枰棋:一盘棋局,比喻人生或事业。
古来大隐:自古以来的大隐士。
朝市:指尘世,繁华之地。
休官:辞职归隐。
办菊篱:种植菊花,象征隐居生活。

翻译

心中向往陶渊明,悠然自得面对山川。
真正的本意无需言表,为何还要寻觅言辞作诗。
胸怀壮志如千斛酒,功业显赫似一局棋。
古代的大隐士也身处尘世,只需等到辞官后才去修篱种菊。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时期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题李提举心远轩》。诗中的意境深邃,语言简练而富有哲理,下面将对其进行鉴赏。

首句“心远渊明拟问之”表达了诗人对于心灵的追求和探索,其内心世界宽广而深远,如同渊渟之水难以测度。在这里,“渊明”象征着智慧与悟性,而“拟问之”则是诗人自我提问,寻找内在的答案。

接着,“悠然身世见山时”描绘了一种超脱尘俗、心灵自由的状态。诗人以一种悠然自得的心态,观察着世间万象,特别是在大自然中感受时间的流逝和宇宙的辽阔。

“强名真意元无物”表明了诗人的哲学思想,他主张摒弃虚假的名相,追求真实的本质。在这里,“强名”指的是社会上的种种称谓和束缚,而“真意”则是内心深处的真实情感和愿望。诗人认为这些世间的物欲都不是永恒的追求。

“缘底忘言更有诗”则表达了诗人的艺术追求。在生活中,虽然有许多无常和不如意,但诗人依旧能够从这些经历中汲取灵感,创作出美好的诗歌。这里,“缘底”指的是因缘和际遇,而“忘言”则是超越语言的局限。

“宇宙襟怀千斛酒,王侯勋业一枰棋”这两句描绘了一种豁然开朗的心胸和对待世事的态度。诗人以广阔无垠的宇宙作为自己的心胸空间,将一切世俗的繁华(象征为千斛酒)与功业成就(象征为王侯勋业)都看作是棋中的一着,体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豁达。

“古来大隐在朝市”表明了诗人对于“隐逸”的理解和追求。在历史上,有许多高洁的人物选择了归隐,他们并非逃避社会,而是在于纷扰的世间中保持自己清净的心灵。

最后,“可待休官办菊篱”则是诗人对未来生活的一种展望。诗人希望能够在退隐之后,过上一种平静、自在的生活,就像种植菊花一样简单而充实。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和宇宙万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意义和个人追求的深刻理解,是一篇融合了哲理与艺术的美丽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