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常世上痴儿女,只重黄金不重人
出处:《闺怨一百二十首》
明 · 孙蕡
故国园林玉树新,路旁休恋野花春。
寻常世上痴儿女,只重黄金不重人。
寻常世上痴儿女,只重黄金不重人。
鉴赏
这首诗《闺怨一百二十首(其二十)》由明代诗人孙蕡所作,通过对比“故国园林玉树新”与“路旁休恋野花春”,以及对“寻常世上痴儿女”的描绘,表达了对世态炎凉和人性价值的深刻反思。
首句“故国园林玉树新”描绘了故园中园林之美,树木繁茂,象征着美好与希望。然而,接下来的“路旁休恋野花春”则暗示了即使在如此美好的环境中,也应保持清醒,不应沉溺于表面的美好而忽视更深层的价值。这里,“野花春”可能象征着短暂、易逝的美好,与“玉树新”形成鲜明对比,提醒人们珍惜真正有价值的事物。
“寻常世上痴儿女,只重黄金不重人”则是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这里的“痴儿女”指的是那些只看重物质财富,而忽视了人的价值和社会责任的人。诗人通过这一对比,强调了精神价值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批评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物质至上观念,呼吁人们在追求物质的同时,也不忘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与现实、物质与精神之间关系的独到见解,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