羡得青青檐外竹,向人无语不胜情
出处:《辛丑得年四十三七月初见髭一茎白者走笔赋此》
明 · 林光
掀须犬子膝间横,笑指今朝白一茎。
衰此退之还差晚,寿过颜子竟何成。
寻常岁月消明镜,潦倒烟霞愧此生。
羡得青青檐外竹,向人无语不胜情。
衰此退之还差晚,寿过颜子竟何成。
寻常岁月消明镜,潦倒烟霞愧此生。
羡得青青檐外竹,向人无语不胜情。
鉴赏
这首诗以诗人四十三岁时初见白发为引子,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人生迟暮的感慨。首句“掀须犬子膝间横”描绘出诗人面对幼子时的慈爱与无奈,白发的出现仿佛是时间的无声宣告。接着,“笑指今朝白一茎”一句,看似轻松的笑中却藏着对岁月无情的无奈与自嘲。
“衰此退之还差晚,寿过颜子竟何成。”这里诗人将自己与古代贤人颜回进行对比,表达了对自己未能在晚年有所作为的遗憾。颜回虽生活贫困,但其德行和智慧备受后世推崇,而诗人则感叹自己的成就与之相比显得微不足道。
“寻常岁月消明镜,潦倒烟霞愧此生。”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自身境遇的反思。诗人意识到,平凡的岁月如同流水般消逝,而自己在烟云般的生活中并未留下多少值得骄傲的痕迹,内心充满了愧疚。
最后,“羡得青青檐外竹,向人无语不胜情。”诗人羡慕那檐外的翠竹,它虽然沉默,却以坚韧的姿态昭示着生命的顽强与美好。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也是对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表达了一种虽身处困境,但仍能保持内心宁静与坚韧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我价值的深刻反思,以及对自然之美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