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踰弱冠唱枫宸,海内文章第一人
出处:《题文文山天祥遗墨》
宋末元初 · 方回
年踰弱冠唱枫宸,海内文章第一人。
孰谓国家无厄运,从来天地有忠臣。
此声不朽垂千古,今岁犹存仅七旬。
二十五年九原底,刚风夜夜薄星辰。
孰谓国家无厄运,从来天地有忠臣。
此声不朽垂千古,今岁犹存仅七旬。
二十五年九原底,刚风夜夜薄星辰。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文学家方回所作,名为《题文文山天祥遗墨》。诗中赞颂的是南宋时期的忠臣文天祥,他在抗击蒙古入侵的过程中表现出了极高的忠诚和勇气。
首句“年踰弱冠唱枫宸,海内文章第一人。”表达了对文天祥才华横溢、早早成名的赞赏。"年踰弱冠"意味着文天祥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已经显示出非凡的才能,而“海内文章第一人”则是对他文学造诣的最高评价。
接下来的两句“孰谓国家无厄运, 从来天地有忠臣。”表达了诗人对于文天祥忠诚不渝的肯定。"孰谓国家无厄运"暗示即便国难当时,也总有人挺身而出,而“从来天地有忠臣”则强调忠诚之心历久弥新,是天地间恒久不变的事实。
第三句“我声不朽垂千古,今岁犹存仅七旬。”表达了对文天祥英勇就义、名垂青史的赞美。"我声不朽垂千古"意味着他的伟大事迹将永传后世,而“今岁犹存仅七旬”则是说尽管时光流逝,但他的事迹依旧鲜活在人们心中。
最后两句“二十五年九原底,刚风夜夜薄星辰。”描绘了一种悲壮的景象。"二十五年九原底"可能指的是文天祥被囚禁的情况,而“刚风夜夜薄星辰”则是对那个时代严酷环境和斗争激烈氛围的一种形象描述。
整首诗通过赞美文天祥的忠诚与才华,表达了诗人对于那些在困难时期依然坚守正义、不屈不挠的人物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