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榻蒙头坐,千峰夕照移
出处:《归宗山籁一百四首》
明 · 释函是
一榻蒙头坐,千峰夕照移。
重云低匝地,微月上高枝。
气暖龙蛇蛰,山寒鸟雀饥。
不知春信至,即在夜长时。
重云低匝地,微月上高枝。
气暖龙蛇蛰,山寒鸟雀饥。
不知春信至,即在夜长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邃的山中黄昏景象。诗人以“一榻蒙头坐”开篇,仿佛自得其乐地独坐于榻上,沉浸于自己的世界之中,与外界的喧嚣隔绝。随着“千峰夕照移”,夕阳的余晖渐渐洒满群山,时间的流转与自然的变化在这里交织,营造出一种时间静止的氛围。
接下来的“重云低匝地,微月上高枝”两句,通过云层和月亮的位置变化,进一步渲染了黄昏的静谧与神秘。低垂的云层仿佛将大地包围,而微弱的月光则从高处的树枝间透出,增添了几分幽暗与朦胧之美。
“气暖龙蛇蛰,山寒鸟雀饥”两句,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冬日山中的生物状态。龙蛇因气候温暖而开始冬眠,鸟雀因寒冷而感到饥饿,这些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内容,也暗示了自然界的生命循环与季节更替。
最后,“不知春信至,即在夜长时”两句,以疑问的形式表达了对春天到来的期待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在漫长的冬夜之后,春天的信息或许就在不经意间悄然降临,提醒着人们时光的流转与生命的轮回。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而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