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老沙鸡泣,松乾瓦兽残
出处:《潞州张大宅病酒遇江使寄上十四兄》
唐 · 李贺
秋至昭关后,当知赵国寒。
系书随短羽,写恨破长笺。
病客眠清晓,疏桐坠绿鲜。
城鸦啼粉堞,军吹压芦烟。
岸帻褰沙幌,枯塘卧折莲。
木窗银迹画,石磴水痕钱。
旅酒侵愁肺,离歌绕懦弦。
诗封两条泪,露折一枝兰。
莎老沙鸡泣,松乾瓦兽残。
觉骑燕地马,梦载楚溪船。
椒桂倾长席,鲈鲂斫玳筵。
岂能忘旧路,江岛滞佳年。
系书随短羽,写恨破长笺。
病客眠清晓,疏桐坠绿鲜。
城鸦啼粉堞,军吹压芦烟。
岸帻褰沙幌,枯塘卧折莲。
木窗银迹画,石磴水痕钱。
旅酒侵愁肺,离歌绕懦弦。
诗封两条泪,露折一枝兰。
莎老沙鸡泣,松乾瓦兽残。
觉骑燕地马,梦载楚溪船。
椒桂倾长席,鲈鲂斫玳筵。
岂能忘旧路,江岛滞佳年。
翻译
秋天来到昭关之后,想必赵国的寒冷更甚。将书信系在短羽上,寄托深深的哀怨于长篇书信。
病弱的旅人清早安眠,稀疏的梧桐叶落下新鲜的绿色。
城头乌鸦啼叫,军号声压过芦苇丛中的烟雾。
解开头巾,撩起纱帘,躺在干涸的池塘边,莲叶已凋零。
木制窗户上银色的月光斑驳,石阶上水痕如铜钱。
旅途中的酒触动愁肠,离别之歌在琴弦上回荡。
信封上沾满泪水,露水打湿了路边的一枝兰花。
莎草老去,沙鸡悲鸣,松树干枯,屋檐上的瓦兽残破。
醒来时仿佛骑在燕地的马背上,梦境中乘着楚溪的船。
宴席上花椒桂皮香气四溢,大鱼大肉摆满了玳瑁装饰的餐桌。
怎能忘记过去的路,美好的年华在江岛流逝。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独处异地时的寂寞与怀旧之情。开篇“秋至昭关后,当知赵国寒”直接点出了季节和地点,昭关在潞州(今山西长治),秋天已到,气候转冷,诗人提醒读者这不仅是一个自然景象的描述,更是对赵国(古代地区名)寒冷的预兆。紧接着“系书随短羽,写恨破长笺”则展现了诗人通过书信表达自己情感的方式,短羽可能指的是信鸽,长笺则是古时书写的材料,这里暗示着诗人的孤独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病客眠清晓,疏桐坠绿鲜”描绘了诗人因病卧床的清晨景象,窗外的桐叶在微风中摇曳,带来一丝生机。接下来的“城鸦啼粉堞,军吹压芦烟”则是对周围环境的细腻描绘,城头的乌鸦啄食墙上的苔藓,而远处传来了军队的号角声与芦苇被风压弯的景象。
“岸帻褰沙幌,枯塘卧折莲”继续描绘了自然环境中的细节,如同一幅水墨画,诗人捕捉了河岸、沙滩和枯干的池塘中莲藕的姿态。紧接着“木窗银迹画,石磴水痕钱”则是对室内景象的描写,木窗上有如银线般的光影流动,而石阶上的水迹宛如古币。
“旅酒侵愁肺,离歌绕懦弦”表达了诗人在异乡饮酒以消愁,却又不得不唱起离别之曲,这些都深深触动着他的心弦。最后,“椒桂倾长席,鲈鲂斫玳筵”和“岂能忘旧路,江岛滞佳年”则是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无论是在宴席上享受椒桂之香,还是在捕鱼的乐趣中感受到生活的快意,都无法让他忘记那些逝去的岁月和美好的回忆。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怀和深厚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