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发渐惊强半白,素娥曾与第三枝
出处:《依韵和徐大夫凤凰池九首 其三》
宋 · 陆佃
池就台成竟大奇,画堂新燕亦差池。
人非杨柳看来瘦,春有梅花探得知。
华发渐惊强半白,素娥曾与第三枝。
海邦莫道无宾客,冠盖如今盛一时。
人非杨柳看来瘦,春有梅花探得知。
华发渐惊强半白,素娥曾与第三枝。
海邦莫道无宾客,冠盖如今盛一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凤凰池畔的壮丽景象以及诗人对时光流转、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池就台成竟大奇”以赞叹之语开篇,点明凤凰池的建筑之美令人惊叹。接着“画堂新燕亦差池”,通过新燕在画堂边的飞翔,营造出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
“人非杨柳看来瘦,春有梅花探得知”两句,运用拟人手法,将人比作杨柳,形容人在岁月的洗礼下显得更为成熟或沧桑;同时,梅花的早开象征着春天的到来,也暗含着对美好事物的追寻与发现。这两句诗巧妙地将自然景观与人生哲理相结合,富有深意。
“华发渐惊强半白,素娥曾与第三枝”则表达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感慨。随着岁月的流逝,头发逐渐变白,让人不禁感到时间的无情。而“素娥曾与第三枝”中的“素娥”指的是月亮,这里可能是在借月亮的更替来比喻人生的阶段变化,第三枝可能是指某种特定的标志或经历,整体表达了一种对生命历程的回顾与思考。
最后,“海邦莫道无宾客,冠盖如今盛一时”则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描述,强调即使在遥远的海边地区,也有众多的宾客和显赫的人物聚集,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寓意,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和社会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