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松若有心情,能忘利与名全文

松若有心情,能忘利与名

出处:《东海奇松歌
明 · 戚继光
蓬莱畔,奇尔松,苍鳞黛鬣身虬龙。
风雨时时吟不歇,炎天凄切寒无冬。
问之何代谁植此,精神命脉羌如彼。
初不避山林,原不竟朝市。
久随冷淡缘,静任盈虚理。
寿已千龄外,恍然一瞬里。
松有闻,尘嚣两耳具纷纭。
松有见,转眼荣瘁亦堪叹。
松若有心情,能忘利与名
人非松,松非人,古来那具千年身?龙争与虎斗,转盼即成陈。
松兮人兮奈尔何,摇笔且放奇松歌。

鉴赏

这首《东海奇松歌》由明代诗人戚继光所作,描绘了蓬莱岸边奇松的壮丽景象和其超凡脱俗的精神风貌。

诗中以蓬莱为背景,将奇松比作苍龙,形象地展现了松树的古老与坚韧。风雨中它吟唱不息,无论炎夏还是寒冬,都展现出独特的生命力。诗人通过询问松树的来历,表达了对松树精神的敬畏之情。松树既不畏惧山林的孤寂,也不追求城市的繁华,它随遇而安,顺应自然规律,历经千年而不衰。

诗中还提到松树仿佛能听懂尘世的喧嚣,见证万物的兴衰更替,却能超越名利的束缚,保持内心的平静。诗人以“龙争虎斗”比喻世间争斗的短暂与无常,强调了松树与人的不同之处——松树虽千年长青,但人却无法长久。最后,诗人以“摇笔且放奇松歌”结束,表达了对奇松的赞美与敬仰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奇松的描绘,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