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玉窗寒不启,琅璈应撤紫宸君
出处:《月酌忽为微云所掩筦尔成篇》
明 · 区怀年
野堂酾酒动星文,榆社秋阴怅未分。
歌倚绿樽酣坠露,坐閒瑶瑟思停云。
关山万里征人梦,河汉三更唳鹤闻。
十二玉窗寒不启,琅璈应撤紫宸君。
歌倚绿樽酣坠露,坐閒瑶瑟思停云。
关山万里征人梦,河汉三更唳鹤闻。
十二玉窗寒不启,琅璈应撤紫宸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月夜饮酒的情景,以及由此引发的深沉思绪与对远方亲人的思念。首句“野堂酾酒动星文”,以“野堂”点出环境的开阔与自然,通过“酾酒”这一动作,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庄重的氛围,同时“动星文”暗示了月光洒落,星光闪烁的景象,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
“榆社秋阴怅未分”一句,将视线转向榆社,秋日的阴云似乎在表达一种难以言说的愁绪,这种情绪并未完全散去,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接下来,“歌倚绿樽酣坠露,坐閒瑶瑟思停云”两句,通过音乐和自然景象的融合,进一步深化了情感的表达。歌声与绿樽、露水交织在一起,瑶瑟的琴声仿佛能唤起停云的回忆,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美感。
“关山万里征人梦,河汉三更唳鹤闻”则将视角拉远,从个人的情感延伸至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关山万里,象征着遥远的距离,三更时分的鹤唳,既是自然界的声响,也寄托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切思念。最后,“十二玉窗寒不启,琅璈应撤紫宸君”两句,以宫廷的景象作为收尾,十二玉窗的寒冷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而“琅璈应撤紫宸君”则可能暗含对帝王或权力的某种反思,或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情感深沉而富有哲理,体现了明代文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