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堂上客,一曲自悲鸣
出处:《林义夫母挽词》
宋 · 林亦之
孟母何曾憾,生前锦轴横。
东征凤毛好,西府玉昆荣。
贝叶忘言处,金床写水声。
十年堂上客,一曲自悲鸣。
东征凤毛好,西府玉昆荣。
贝叶忘言处,金床写水声。
十年堂上客,一曲自悲鸣。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孟母:指孟子的母亲,这里是对贤母的尊称。憾:遗憾。
锦轴:华丽的布匹,象征富贵。
东征凤毛:比喻孟子的儿子像凤凰的羽毛般珍贵。
西府玉昆:西府指古代的显赫家族,玉昆形容人才华出众。
贝叶:古时用贝壳做书页,象征知识与智慧。
金床:贵重的床铺,可能指书房或休息的地方。
堂上客:厅堂上的常客,指有学问或地位的人。
悲鸣:悲伤地歌唱。
翻译
孟母从未遗憾,生前家中富饶如锦绣。她的儿子才华出众,东征西战皆有佳绩。
在静谧的贝叶书卷中,仿佛能听见金床边流淌的水声。
十年来,他在厅堂之上常为宾客,如今一曲自伤悲歌响起。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亦之为悼念其母亲所作的挽词,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怀念和敬仰。首句“孟母何曾憾”,以孟母为典,暗示母亲生前没有遗憾,因为她培养出了优秀的子女。接下来,“生前锦轴横”描绘了母亲生活的富足和教子有方的形象。
“东征凤毛好,西府玉昆荣”两句,将母亲的儿子比作凤凰之羽、美玉般的显贵人物,赞美他们在仕途上的成就,暗示母亲的教诲起到了关键作用。“贝叶忘言处,金床写水声”则通过想象母亲在宁静的环境中,可能在研读佛经或聆听自然的声音,体现了她的智慧与淡泊。
最后,“十年堂上客,一曲自悲鸣”表达了诗人自己作为长子,在母亲去世后,十年来常在厅堂回忆起母亲,每当想起她,心中都充满哀伤,只能独自低吟一曲以表达悲痛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充满了对母亲的敬爱和追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