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
出处:《巴西驿亭观江涨又呈窦使君》
唐 · 杜甫
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
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
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
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
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
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
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
翻译
一夜的雨水让南江水位上涨,波涛汹涌,远处的山峰也被搅乱了倒影。孤独的亭子矗立在激流之上,仿佛要冲破云霄,万家灯火下的村庄热闹非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
高飞的鸟儿在广阔的天空中感到忧虑,而深陷泥沙的老龙似乎也陷入了困境。
在这天边的旅舍,如同身处异乡,却能让我心情开阔,胸襟豁然开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南江暴涨的壮丽景象,诗人站在高处远眺,感受着大自然的力量和自己内心的豁达。开篇“宿雨南江涨,波涛乱远峰”两句,从宏观上勾勒出暴雨过后南江水位急剧上升的情景,江水与山峰相互交织,形成一幅动荡的画面。
接着,“孤亭凌喷薄,万井逼舂容”进一步描写了江涨对岸边建筑和田野的影响。这里的“孤亭”指的是诗人所处的高处,或许是某个观景的亭子,而“凌喷薄”则形象地表达了水位逼近甚至超过了这些结构的高度,给人一种危机四伏的感觉。而“万井逼舂容”则展示了洪水对农业生产带来的威胁,井田之间被泛滥的江水所填满,生态平衡受到破坏。
“霄汉愁高鸟,泥沙困老龙”两句转而描绘了自然界中生物因灾害而生的困顿。这里的“霄汉”指的是天空的边缘,而“愁高鸟”则是那些因为洪水而不得不飞往更高处以寻找栖息之地的鸟儿。而“泥沙困老龙”则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描绘了被泥沙所困扰的“老龙”,可能是指江中因洪水而难以行动的生物,或许是对自然力的无奈比喻。
最后,“天边同客舍,携我豁心胸”则表达了诗人面对这场景象时内心的平静和豁达。尽管眼前的是一片汹涌,但诗人通过这种观照,感受到了超然物外的心境,仿佛与远方的客舍相连,将自己的烦恼抛诸脑后,达到了心灵上的解脱。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笔法,更透露出他对自然界变化的深刻体悟和对生命境遇的豁然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