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山拜公祠,红棉昼飞絮
出处:《己亥五月二日东山大忠祠祝文信国公生日》
清 · 丘逢甲
公生阅己亥,逮今十有二。
公甫四龄时,头角已顿异。
屠维大渊献,于时岁方次。
念天生公心,畀出为国瑞。
安知国多难,飘萍感身世。
艰难道路间,将相名空寄。
当题词东山,已表殉忠志。
天倾不可拄,孔孟付仁义。
溯题词距今,六百廿一岁。
三豕又渡河,来公驻师地。
春水和平桥,读公碑上字。
东山拜公祠,红棉昼飞絮。
一朵莲花峰,海风吹欲坠。
落日望帝啼,血洒英雄泪。
宜振者人心,宜作者士气。
所愿藉公灵,斯道或不匮。
寿酒跻公堂,敬表希贤意。
此意良无穷,种树为之记。
桂蕴九天香,松郁千年翠。
夜望魁斗光,正照南离位。
公甫四龄时,头角已顿异。
屠维大渊献,于时岁方次。
念天生公心,畀出为国瑞。
安知国多难,飘萍感身世。
艰难道路间,将相名空寄。
当题词东山,已表殉忠志。
天倾不可拄,孔孟付仁义。
溯题词距今,六百廿一岁。
三豕又渡河,来公驻师地。
春水和平桥,读公碑上字。
东山拜公祠,红棉昼飞絮。
一朵莲花峰,海风吹欲坠。
落日望帝啼,血洒英雄泪。
宜振者人心,宜作者士气。
所愿藉公灵,斯道或不匮。
寿酒跻公堂,敬表希贤意。
此意良无穷,种树为之记。
桂蕴九天香,松郁千年翠。
夜望魁斗光,正照南离位。
鉴赏
这首诗是丘逢甲在清代为纪念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的祝文,表达了对文天祥的敬仰和对其精神的传承。诗中提到文天祥生于己亥年,早年即显异才,被寄予国家重托。然而,他一生坎坷,国家多难,他的将相之志只能寓于诗篇之中。诗中提到的"东山"和"碑上字",暗指文天祥的《过零丁洋》等诗作,以及他在广东潮州的东山祠。诗人感叹时间流逝,文公祠犹在,而文天祥的精神如莲花峰般高洁,激励后人。最后,诗人祈愿文天祥的精神能提振人心,激发士气,并以种树为记,表达对文公的深深敬仰和希贤之意。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充分展现了丘逢甲对中国古代忠臣的崇高敬仰和对历史人物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