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端自说梅花禅,欲共华光證痴果
出处:《梅痴歌,即为题行看子》
清 · 丘逢甲
梅痴写梅写其神,淋漓痴墨天为春。
梅痴写梅自写真,痴魂变现梅花身。
如何将痴乞人写,但恐梅真痴是假。
逋仙死后知梅寡,世人谁复知痴者?人生岂必痴床坐,但为梅痴痴亦可。
笔端自说梅花禅,欲共华光證痴果。
梅痴于梅痴得之,千金痴散梅益奇。
梅痴卖梅不卖痴,写梅倾动西南夷。
即今添毫亦痴计,我识梅痴痴避世。
君房三公痴便差,可怜笑倒梅仙婿。
君赠我梅还我过,我赏君痴为君歌。
安得一龛万梅里,披图供养大痴哥?
梅痴写梅自写真,痴魂变现梅花身。
如何将痴乞人写,但恐梅真痴是假。
逋仙死后知梅寡,世人谁复知痴者?人生岂必痴床坐,但为梅痴痴亦可。
笔端自说梅花禅,欲共华光證痴果。
梅痴于梅痴得之,千金痴散梅益奇。
梅痴卖梅不卖痴,写梅倾动西南夷。
即今添毫亦痴计,我识梅痴痴避世。
君房三公痴便差,可怜笑倒梅仙婿。
君赠我梅还我过,我赏君痴为君歌。
安得一龛万梅里,披图供养大痴哥?
鉴赏
这首诗名为《梅痴歌》,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作品。诗中以“梅痴”为主题,描绘了一个痴迷于梅花艺术创作的人。首句“梅痴写梅写其神”,形象地刻画了梅痴专注于梅花的精神世界,仿佛他的墨水能唤来春天。接着,“梅痴写梅自写真”表达了梅痴通过梅花展现自我内心的真实情感。
诗中提到“如何将痴乞人写”,暗示梅痴的痴情难以被常人理解,他担心自己的痴心会被误解为虚假。诗人感叹林逋(逋仙)去世后,梅痴的知己越来越少,世间少有人能真正理解他的痴情。诗人认为,即使生活困顿,只要心中有对梅花的痴爱,也能找到生活的价值。
“笔端自说梅花禅,欲共华光证痴果”进一步揭示了梅痴的艺术追求,他将梅花与禅意相结合,试图通过艺术达到超脱世俗的境界。梅痴的痴情甚至使他的作品更加奇特,他宁愿贱卖梅花也不愿出售自己的痴心。他的痴情影响深远,连西南夷也为之倾倒。
结尾部分,诗人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希望能在万梅丛中为梅痴建一座供奉之地,以此来纪念和欣赏他的痴情。同时,诗人也赞赏了对方的痴情,并以歌相赠,赞美梅痴的避世风骨。最后,诗人以“君房三公痴便差”暗讽某些人的不理解,而对梅仙的痴情则表示同情和敬佩。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梅痴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中国传统文人士大夫痴情于物、超然物外精神的赞美和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