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廪因舂黍,开畦复剪蔬
出处:《喜侯十七校书见访》
唐 · 耿湋
东城独屏居,有客到吾庐。
发廪因舂黍,开畦复剪蔬。
许酣令乞酒,辞窭任无鱼。
遍出新成句,更通未悟书。
藤丝秋不长,竹粉雨仍馀。
谁为须张烛,凉空有望舒。
发廪因舂黍,开畦复剪蔬。
许酣令乞酒,辞窭任无鱼。
遍出新成句,更通未悟书。
藤丝秋不长,竹粉雨仍馀。
谁为须张烛,凉空有望舒。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东城:指诗人所在的城市东部。独屏居:独自居住在一个角落。
吾庐:我的房子。
发廪:打开粮仓。
舂黍:捣黄米做饭。
开畦:开辟菜园。
剪蔬:修剪蔬菜。
许酣:允许畅饮。
乞酒:请求酒喝。
辞窭:家境贫寒。
无鱼:没有鱼招待。
新成句:新创作的诗句。
未悟书:尚未理解的书籍。
藤丝秋不长:秋天藤蔓停止生长。
竹粉雨仍馀:雨后竹叶上的粉状物残留。
须张烛:需要点燃蜡烛。
望舒:神话中的月神,这里指期待凉爽。
翻译
我在东城独自居住,有客人来访我的小屋。打开粮仓舂黄米,开辟菜园又修剪蔬菜。
我允许客人尽情畅饮,虽然家中贫寒连鱼都没有。
我拿出新写的诗句与他分享,也一起研读还未理解的书籍。
秋天藤蔓不再生长,雨后竹叶上还留有余粉。
谁能在此时点亮蜡烛,只希望清空能带来凉爽和希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居东城时的一次友人探望的情景。开篇“东城独屏居,有客到吾庐”两句,表达了诗人隐居东城,与世隔绝的生活状态,以及朋友不远千里而来的热情关怀。
接下来的“发廪因舂黍,开畦复剪蔬”描述了主人为了款待客人,不惜劳力地整理园中之物,以备宴席。其中,“发廪”指的是整理仓库以取出粮食,“舂黍”则是清除谷物中的杂质,“开畦”和“剪蔬”则分别代表了开辟菜地并修剪蔬草,展示了一种勤劳与丰富的生活场景。
紧接着“许酣令乞酒,辞窭任无鱼”两句,透露出了主人对于客人的款待之心和对宴席准备上的不足。诗人以谦逊的态度表达了虽然家中酒肉不丰,但仍然热情地邀请友人共饮。
“遍出新成句,更通未悟书”则表现了主人与客人之间围绕文学创作和学问讨论的情景,诗人在这里展现了自己对于文化艺术的追求和渴望。
随后的“藤丝秋不长,竹粉雨仍馀”两句,以生动的自然描写传达了一种淡泊名利、恬然自得的情怀。其中,“藤丝”指的是藤蔓,“秋不长”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竹粉”则是竹叶上的细小尘埃,配合“雨仍馀”共同描绘了一种静谧而湿润的景致。
最后,“谁为须张烛,凉空有望舒”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在夜晚独处时的一种宁静与期待。在这里,“须张烛”意味着需要点燃蜡烛以驱逐黑暗,而“凉空有望舒”则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寂寞中寻求精神慰藉的情感。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生活场景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古代文人隐居田园、以文会友的生活理想,以及他们对于自然美好、文化传承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