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我行不惮远,晨去披裋褐全文

我行不惮远,晨去披裋褐

宋末元初 · 方一夔
昔闻楚山人,服毳而冠鹖。
危坐古松根,不饥亦不渴。
颜色白如玉,千岁如电抹。
我行不惮远,晨去披裋褐
平生恋着心,恩爱资妙割。
开口谅来意,丹鼎分圭撮。
相看语未了,冉冉翔木末。
归来问故人,云山渺空阔。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楚地的隐士形象,他穿着羽毛制成的衣服,头戴鹖鸟的羽毛装饰,静坐于古老的松树根部,生活自给自足,不为外界所动。他的肤色如同玉石般洁白,岁月在他身上仿佛只留下了短暂的痕迹。诗人不畏路途遥远,清晨披上粗布衣裳前往探访这位隐士。

隐士与诗人之间的对话充满了神秘色彩,似乎涉及到了丹鼎炼丹之事,象征着追求长生不老或精神超脱的追求。两人交谈未尽,却已显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最终隐士的身影在高树梢处渐渐消失。诗人归来后,向朋友描述这次奇遇,但云山已渺,空阔无边,留下的是对隐逸生活的无限遐想和向往。

此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隐士超然物外的生活状态和诗人对其的深深敬仰之情,同时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超脱与精神追求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