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得巉岩势,全无斧凿痕
出处:《灵隐观风亭雪矶小酌》
宋 · 顾逢
林峦深密地,怪石紫苔存。
留得巉岩势,全无斧凿痕。
浮云沉水底,落叶走山根。
最喜倾杯处,高僧遇老温。
留得巉岩势,全无斧凿痕。
浮云沉水底,落叶走山根。
最喜倾杯处,高僧遇老温。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林峦:山峦。深密:茂密。
怪石:奇特的石头。
紫苔:紫色的苔藓。
存:存在。
巉岩:险峻的岩石。
势:形态。
斧凿痕:人工雕刻的痕迹。
浮云:漂浮的云彩。
沉:倒映。
水底:水面。
落叶:飘落的树叶。
走:飘过。
山根:山脚。
倾杯:举杯畅饮。
高僧:德高望重的僧人。
老温:老朋友,温文尔雅的人。
翻译
茂密的树林和峻峭的山峦,布满了紫色的苔藓。山石奇特,保留着自然的形态,没有人工雕琢的痕迹。
浮云倒映在水面,落叶随风飘过山脚。
最喜欢的是举杯畅饮的地方,那里有年长的高僧与老友温文尔雅的相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灵隐观风亭附近山景的自然风貌,诗人顾逢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山中林木葱郁、怪石嶙峋的景象。"林峦深密地"写出了山林的幽深和茂密,"怪石紫苔存"则点出石头奇特且长满了紫色苔藓,显示出岁月的痕迹。
"留得巉岩势,全无斧凿痕"进一步强调了山石未经人工雕琢,自然天成的美,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鬼斧神工的赞叹。"浮云沉水底,落叶走山根"运用了动态的意象,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转换,同时也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最后两句"最喜倾杯处,高僧遇老温",诗人表达了在这样的环境中与友人把盏对饮的喜悦,以及邂逅高僧的意外之喜,体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情感。
整体来看,这是一首描绘山水景色并寓含人生哲理的佳作,展现了宋代文人墨客对于自然美的独特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