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言此物不拟尝,饷我因君累十觞
出处:《食鳆鱼戏呈夏侯》
宋 · 李彭
君不见吴良斋郡吏,敛板居高随掾史。
诸郎元日寿府君,觞酒谀言败人意。
口角击节五马贤,鳆鱼百辈为君赐。
又不见江左之褚渊,此鱼一尾售数千。
丈夫须发果如戟,但知堪炙宁论钱。
平生刚直卧江汉,非吴非褚何由羡。
疗饥渐台亦可悲,味比疮痂良可贱。
谓言此物不拟尝,饷我因君累十觞。
汉阴槎头推不御,徐州秃尾甘走藏。
藜苋觞中初未识,已觉盘餐惨无色。
凭君遣使更函封,莫令子羽吟头责。
诸郎元日寿府君,觞酒谀言败人意。
口角击节五马贤,鳆鱼百辈为君赐。
又不见江左之褚渊,此鱼一尾售数千。
丈夫须发果如戟,但知堪炙宁论钱。
平生刚直卧江汉,非吴非褚何由羡。
疗饥渐台亦可悲,味比疮痂良可贱。
谓言此物不拟尝,饷我因君累十觞。
汉阴槎头推不御,徐州秃尾甘走藏。
藜苋觞中初未识,已觉盘餐惨无色。
凭君遣使更函封,莫令子羽吟头责。
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讽刺的手法,展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诗人李彭以“食鳆鱼”这一行为作为切入点,将吴良斋和江左之褚渊的形象进行对比,揭示了官场中谄媚逢迎的风气与个人坚守正直品格之间的冲突。
首先,诗人描绘了吴良斋在官场中的形象,他身为郡吏,地位虽高却随从于掾史之下,显得有些卑微。在元日之时,他为府君祝寿,以酒和谀言来讨好,这种行为破坏了原本应有的真诚和尊重,败坏了人心。诗人通过“口角击节五马贤,鳆鱼百辈为君赐”这两句,讽刺了这种表面的恭维和虚伪的礼节。
接着,诗人转向褚渊的形象,他生活在江左,以刚直著称,对价值连城的鳆鱼不屑一顾,只在乎其是否能烤着吃,而不关心价格。这反映了褚渊对物质价值的淡泊和对道德品质的重视。诗人通过“丈夫须发果如戟,但知堪炙宁论钱”这两句,赞扬了褚渊的高尚情操。
然而,诗人并未停留在对这两种形象的简单对比上,而是进一步探讨了“疗饥渐台亦可悲,味比疮痂良可贱”的主题。这表明了在追求物质满足的过程中,人们可能会失去尊严和内心的平静,甚至变得像疮痂一样不堪。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不满和批判。
最后,诗人提出了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谓言此物不拟尝,饷我因君累十觞”。他希望人们能够超越物质的诱惑,保持内心的纯净和对真正价值的追求。同时,诗人也借“汉阴槎头推不御,徐州秃尾甘走藏”两句,表达了对不同地区特色美食的欣赏,以及对个性化的饮食选择的尊重。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对比和深刻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于社会现象的洞察和对于理想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首关于食物的诗,更是一首关于人性、道德和社会风气的深刻探讨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