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岂知钟室妒妇杀功臣,过客酹墓千千春
出处:《漂母辞》
元末明初 · 杨维桢
诸母漂泗滨,一母眼中识穷人。
盘有馀馂及汝王孙,竟我漂食踰兼旬。
王孙封王,报母以千金。
丈夫养贤,不如漂仁。
又岂知钟室妒妇杀功臣,过客酹墓千千春。
盘有馀馂及汝王孙,竟我漂食踰兼旬。
王孙封王,报母以千金。
丈夫养贤,不如漂仁。
又岂知钟室妒妇杀功臣,过客酹墓千千春。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讲述了一位漂母在泗水边无私地救济贫穷的王子(王孙),尽管生活艰辛,她仍慷慨地将自己的食物分享给他。她的善举得到了回报,当王子后来成为国王,他用千金来报答母亲。诗人借此表达了对漂母仁德的赞美,认为丈夫应当学习这样的贤德,而非仅限于物质上的供养。
然而,诗中也暗示了一个历史教训,即像“钟室妒妇”那样嫉妒贤能的妇人可能会导致功臣被杀,这与漂母的无私形成鲜明对比。最后,诗人感慨万千,为那些无名英雄的墓地洒酒祭奠,表达了对忠诚与牺牲的敬意。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善良行为的颂扬,也有对社会不公的反思,体现了元末明初杨维桢诗歌的道德寓意和历史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