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子江津十四经,纪行文字遍长亭
出处:《题杨子津亭》
唐 · 吴融
杨子江津十四经,纪行文字遍长亭。
惊人旅鬓斩新白,无事海门依旧青。
前路莫知霜凛凛,故乡何处雁冥冥。
可怜不识生离者,数点渔帆落暮汀。
惊人旅鬓斩新白,无事海门依旧青。
前路莫知霜凛凛,故乡何处雁冥冥。
可怜不识生离者,数点渔帆落暮汀。
注释
杨子江:即长江,这里特指扬子江段。津:渡口。
十四经:形容经过多次。
纪行文字:记录行程的诗文。
长亭:古时设在道路旁供行人休息的亭子,常用来作为送别之地。
惊人:令人惊讶。
旅鬓:旅行者的鬓发,比喻年华老去。
斩新白:突然变得雪白,形容时间快速流逝,人易老。
海门:这里可能指长江入海口,景象开阔。
依旧青:依然保持青翠的颜色,象征不变或永恒。
前路:未来的路程,比喻未来的日子。
莫知:无法预知。
霜凛凛:形容霜冷严峻,比喻前路艰难。
故乡何处:表达对故乡位置的不确定,引申为思乡之情。
可怜:可叹,令人同情。
不识生离者:不懂得生离死别痛苦的人。
数点:几片、少许,这里形容渔帆稀少。
渔帆:渔船上的帆,代指渔民或渔舟。
落暮汀:傍晚时分停泊在水边沙洲上,汀指水边平地。
翻译
扬子江边行经十四次,沿途的纪行文字遍布长亭。旅途中的游子惊见鬓发骤然斑白,而无事的海门景象依旧青翠。
前方的路途未知,寒霜凛冽难挡,故乡遥远,大雁在昏暗的天际飞向何方。
可叹那些未曾经历过生离死别的人,黄昏时分只见几点渔帆落在水边的小洲上。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深秋的萧瑟景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怀念和旅途中的孤独感受。诗人通过杨子江津十四经的古迹,纪行文字遍布长亭的情景,展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情感的交织。
"惊人旅鬓斩新白"一句,以鲜明的笔触描绘出秋天树叶变白的景象,同时也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凋零。"无事海门依旧青"则是对比之下,表达了自然界中某些永恒不变的事物与个人情感的对照。
"前路莫知霜凛凛"表现了诗人面对未来的迷茫和旅途中的艰辛,而"故乡何处雁冥冥"则是对远方故土的深深思念,雁过天际,更增添了一份离愁。
最后两句"可怜不识生离者,数点渔帆落暮汀"中,“可怜”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知离别之苦的人的同情与理解。"数点渔帆落暮汀"则是描绘了一天即将结束时,那些渔人的小船渐渐消失在岸边的情景,增添了画面感。
整首诗语言质朴自然,却蕴含深厚的感情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情怀和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