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岑上青苍,曲磴夐敧缺
出处:《阎立本西岭春云图》
元 · 邓文原
旅人陟春山,回互临幽绝。
马首触层云,鸟鸣当三月。
桃萼烂虚空,松风吹洞越。
高岑上青苍,曲磴夐敧缺。
涧壑泻飞流,烟霭忽明灭。
灵仙扣丹房,素女开瑶穴。
乡关在遐方,中情向谁说。
忽闻上方钟,午餐僧已设。
阎子为此图,玩之未能辍。
恐为造化憎,堤备六丁掣。
马首触层云,鸟鸣当三月。
桃萼烂虚空,松风吹洞越。
高岑上青苍,曲磴夐敧缺。
涧壑泻飞流,烟霭忽明灭。
灵仙扣丹房,素女开瑶穴。
乡关在遐方,中情向谁说。
忽闻上方钟,午餐僧已设。
阎子为此图,玩之未能辍。
恐为造化憎,堤备六丁掣。
鉴赏
这首诗由元代诗人邓文原所作,题为《阎立本西岭春云图》,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旅行者攀登春日山峦的壮丽景象。
诗的开头“旅人陟春山,回互临幽绝”,描绘了旅行者踏足春日山峦,穿越幽静绝美的景色。接着,“马首触层云,鸟鸣当三月”两句,通过马首与云层的接触和三月的鸟鸣声,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画面。随后,“桃萼烂虚空,松风吹洞越”描绘了桃花盛开,松风拂过山洞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色彩与动态感。
“高岑上青苍,曲磴夐敧缺”则展示了山峰的高耸与山路的曲折,暗示了攀登的艰辛与挑战。接下来,“涧壑泻飞流,烟霭忽明灭”描绘了山间溪流的奔腾与云雾的变幻,增添了画面的动态美和神秘感。
“灵仙扣丹房,素女开瑶穴”两句,运用神话元素,想象仙人与仙女的存在,为画面增添了一抹奇幻色彩。最后,“乡关在遐方,中情向谁说”表达了旅行者对远方家乡的思念之情,以及内心的孤独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与丰富的想象,将一幅动人的山水画卷展现在读者眼前,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蕴含了诗人的情感与思考。而“忽闻上方钟,午餐僧已设。阎子为此图,玩之未能辍。恐为造化憎,堤备六丁掣”则表达了对艺术作品的赞赏与敬畏,以及对自然与艺术之间微妙关系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