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塘如鉴石如峰,落叶平芜覆一重
出处:《早冬过笠泽渔隐》
元 · 陈方
方塘如鉴石如峰,落叶平芜覆一重。
云作晚阴低薜荔,水涵秋色乱芙蓉。
黄冠道士松间过,白雪渔翁月下逢。
尚想天随无俗伴,应携茶灶与从容。
云作晚阴低薜荔,水涵秋色乱芙蓉。
黄冠道士松间过,白雪渔翁月下逢。
尚想天随无俗伴,应携茶灶与从容。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方的《早冬过笠泽渔隐》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冬日渔村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受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首句“方塘如鉴石如峰”,以“方塘”比作明镜,形象地描绘出水面的清澈明亮;“石如峰”则通过比喻,将岸边的岩石比作山峰,突出了岩石的峻峭。这两句不仅勾勒出水面与岸石的对比,也营造出一种静谧和谐的氛围。
接着,“落叶平芜覆一重”一句,通过“落叶”和“平芜”的描写,展现了冬日田野的萧瑟景象,同时“覆一重”则暗示了落叶之多,给大地披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这一句既描绘了季节更替的自然现象,也暗含了时间流逝的意味。
“云作晚阴低薜荔,水涵秋色乱芙蓉”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态美。云彩低垂,仿佛要遮蔽薜荔(一种藤本植物),而水中倒映的秋色与乱舞的荷花相互映衬,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丰富色彩,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黄冠道士松间过,白雪渔翁月下逢”则是对人物活动的描绘。道士在松林间悠然行走,渔翁在月光下与之相遇,这一静一动的场景,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性,也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最后,“尚想天随无俗伴,应携茶灶与从容”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向往——远离尘嚣,与自然为伴,享受简单而自在的生活。这里的“天随”可能是指诗人所仰慕的隐士或理想中的生活状态,而“茶灶”则象征着简朴的生活方式和内心的宁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人物活动的穿插,构建了一个充满诗意的冬日渔村图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