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苓首阳,其尚舍旃
出处:《读易赠熊体贞孙倩》
明末清初 · 王夫之
昨日之日,为今日先。
荏苒来兹,仰今为缘。
有象皆后,理亦无前。
华山有叟,胎息密传。
谓天为后,别有先天。
秘相授受,玩弄清元。
划破乾坤,符火争权。
我无羽翰,乘风而仙。
居天之后,奚用此焉。
雒阳看花,天津闻鹃。
归之气数,莫匪自然。
人用以废,天枢不圆。
采苓首阳,其尚舍旃。
荏苒来兹,仰今为缘。
有象皆后,理亦无前。
华山有叟,胎息密传。
谓天为后,别有先天。
秘相授受,玩弄清元。
划破乾坤,符火争权。
我无羽翰,乘风而仙。
居天之后,奚用此焉。
雒阳看花,天津闻鹃。
归之气数,莫匪自然。
人用以废,天枢不圆。
采苓首阳,其尚舍旃。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在明末清初时期所作,题为《读易赠熊体贞孙倩(其六)》。诗人通过对时间流转的感慨,表达了对宇宙自然法则的理解。他提到“昨日之日,为今日先”,暗示时间的连续性,认为今日源于昨日,一切现象皆有先后顺序。接着,他引述华山老者关于“先天”与“后天”的哲学观点,强调超越天道的“先天”秘密,暗示易经中的太极原理。
诗人表示自己无需借助外物求仙,因为已经明白“居天之后”的道理,暗示对道家无为而治的领悟。接下来,他以“雒阳看花,天津闻鹃”象征人生的短暂和自然的变迁,认为回归自然才是最终归宿。他进一步指出,如果人们违背自然法则,将导致“天枢不圆”,暗示社会秩序的失衡。
最后,诗人以“采苓首阳,其尚舍旃”告诫,即使身处困境,也应顺应自然,放弃不必要的追求。整首诗语言简洁,寓哲理于日常景象之中,体现了王夫之深邃的哲学思考和对易学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