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雨乍收山积翠,夕阳倒射浪浮金
出处:《茅津晚渡》
元末明初 · 王翰
峡束春涛万丈深,唤船人立石岩阴。
棹声欸乃连山应,旗影悠扬隔水深。
宿雨乍收山积翠,夕阳倒射浪浮金。
南来北去人空老,浩浩东流无古今。
棹声欸乃连山应,旗影悠扬隔水深。
宿雨乍收山积翠,夕阳倒射浪浮金。
南来北去人空老,浩浩东流无古今。
鉴赏
这首《茅津晚渡》描绘了诗人于傍晚时分在茅津渡口所见的壮丽景象。开篇“峡束春涛万丈深”,以“峡”与“春涛”的结合,营造出一幅波涛汹涌、气势磅礴的画面,展现出大自然的雄伟与壮丽。接着,“唤船人立石岩阴”,描绘了人在岩石阴影中呼喊唤船的场景,增添了一种生活化的气息,使画面更加生动。
“棹声欸乃连山应,旗影悠扬隔水深。”这两句通过声音与视觉的对比,展现了渡船行进时的动态美。桨声与山应和,旗影在对岸轻轻摇曳,动静结合,富有韵律感。接下来,“宿雨乍收山积翠,夕阳倒射浪浮金。”描绘了雨后山色如洗,翠绿欲滴,夕阳映照下的波浪泛起金色光芒,色彩斑斓,光影交错,展现出一种宁静而壮丽的美。
最后,“南来北去人空老,浩浩东流无古今。”诗人借景抒情,感叹时光流逝,岁月不居,无论南来北往的人们如何变化,时间的流逝却始终不变,表达了对生命短暂和自然永恒的深刻思考。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