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少年胸次已吞秦,暮日肝肠独许陈全文

少年胸次已吞秦,暮日肝肠独许陈

出处:《吴给事挽词 其二
宋 · 项安世
少年胸次已吞秦,暮日肝肠独许陈
正笏于今无此杰,垂车在昔有先民。
伤心岁晚逢诸老,屈指才难更几人。
寿乐哀荣公不恨,年来于此自酸辛。

注释

少年:年轻的时期。
胸次:胸怀。
吞秦:胸怀壮志,意指有吞并天下的志向。
暮日:晚年。
肝肠:忠诚之心。
许:认可。
正笏:手持笏板,古代官员上朝时所持的礼仪工具。
杰:杰出人物。
垂车:指退休或卸任。
先民:古代贤明的人。
伤心:悲痛。
岁晚:年终。
逢:遇见。
屈指:扳着手指计算。
才难:人才稀少。
寿乐:长寿而快乐。
哀荣:荣耀的死亡(指善终)。
公不恨:公道上没有遗憾。
酸辛:辛酸苦楚。

翻译

少年时期胸怀壮志,晚年时只认可陈氏的忠诚。
如今再也没有像当年那样手持笏板的杰出人物了,古人曾有卸任后仍受尊敬的例子。
深感悲伤,在年终时遇见许多老人,感叹人才凋零还有多少。
尽管公道上寿终正寝并无遗憾,近年来的生活却让我感到酸楚和艰辛。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项安世为吴给事所作的挽词第二首,表达了对逝者早年才华横溢、壮志未酬的感慨,以及对老年岁月中人才凋零的伤感。首句“少年胸次已吞秦”赞扬了吴给事年轻时的雄心壮志,如同战国时期吞并六国的秦始皇一般。然而,“暮日肝肠独许陈”暗示了他晚年心境,虽然忠诚如陈,但壮志已成过往。

“正笏于今无此杰”感叹当今没有像吴给事那样能肩负重任的杰出人物,而“垂车在昔有先民”则提及古代贤明君主的退位让贤,暗指吴给事未能在官场上有所作为。接着,“伤心岁晚逢诸老”描绘了诗人自己在晚年与同龄人相聚,感叹人才凋零的凄凉景象。

最后两句“寿乐哀荣公不恨,年来于此自酸辛”表达了对吴给事虽未能实现理想但仍能坦然面对生死的态度,同时也透露出诗人自己对于时光流逝、人生无常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故人的怀念,也有对世事变迁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