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海归来心未稳,犹疑醒眼是朦胧
出处:《又中秋小雨》
宋 · 项安世
天生明月照秋空,人把鲜晴候岁功。
可忍浮云来镜里,更堪风雨落庭中。
旌旗踏浪惊吴俗,灯火连街见楚风。
江海归来心未稳,犹疑醒眼是朦胧。
可忍浮云来镜里,更堪风雨落庭中。
旌旗踏浪惊吴俗,灯火连街见楚风。
江海归来心未稳,犹疑醒眼是朦胧。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明月:明亮的月亮。鲜晴:晴朗的天气。
镜里:镜子中的倒影。
风雨落庭中:庭院中风雨交加。
旌旗:旗帜。
吴俗:吴地的风俗习惯。
楚风:楚地的风格或文化。
醒眼:清醒的眼睛。
朦胧:模糊不清。
翻译
自然界的明亮月亮照亮秋天的天空,人们通过观察天气的好坏来判断一年的收成。怎能忍受镜子里漂浮的云彩,又怎能承受庭中风雨的洗礼。
旗帜在波浪中翻腾,令吴地习俗感到惊奇,街头的灯火连成一片,展现出楚地风情。
从江海归来的我心情还未平静,仍然怀疑眼前的一切是否真实,像是梦境般模糊。
鉴赏
这首诗名为《又中秋小雨》,作者项安世是宋代文人。诗中描绘了中秋时节遭遇小雨的情景,以月亮为引子,展现了自然与人间景象的交融。"天生明月照秋空",开篇即写明亮的月亮照亮秋夜,寓意着佳节的到来。然而,"人把鲜晴候岁功",人们期盼的晴朗天气却被小雨打破,暗示了人生的不如意和对丰收的期待。
"可忍浮云来镜里,更堪风雨落庭中",诗人运用比喻,将月亮比作镜子,浮云遮挡,如同生活的困扰;风雨则象征着现实的挫折。"旌旗踏浪惊吴俗,灯火连街见楚风",描绘出雨中秋夜的场景,军旗飘扬,灯火通明,显示出节日的热闹,但同时也暗含战事或民俗风情。
最后两句"江海归来心未稳,犹疑醒眼是朦胧",表达了诗人归乡后心情的复杂,虽然身处故乡,但内心仍感迷茫,仿佛梦境未醒,流露出淡淡的乡愁和人生感慨。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中秋小雨为背景,寓言人生百态,情感深沉,富有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