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陈红荔与青梅,故俗于今若浪推
出处:《感时诗》
明 · 林熙春
瓦陈红荔与青梅,故俗于今若浪推。
法酝必从吴浙至,珍羞每自海洋来。
羊金饰服三秦宝,燕玉妆冠万里瑰。
焉得棕裙还旧俗,堪羞大袖短头鞋。
法酝必从吴浙至,珍羞每自海洋来。
羊金饰服三秦宝,燕玉妆冠万里瑰。
焉得棕裙还旧俗,堪羞大袖短头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社会风俗变迁的景象。首联“瓦陈红荔与青梅,故俗于今若浪推”以红荔和青梅比喻传统习俗,暗示着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古老的习俗正在被现代社会的浪潮所冲刷,逐渐淡出人们的日常生活。
颔联“法酝必从吴浙至,珍羞每自海洋来”则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变化。这里提到的“法酝”指的是佳酿,“吴浙”代表江南地区,而“海洋”则象征着广阔的世界。这两句诗说明了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获取美食的方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不再局限于本地的传统食品,而是能够享受到来自远方的珍馐美味。
颈联“羊金饰服三秦宝,燕玉妆冠万里瑰”通过“三秦宝”和“万里瑰”这样的词汇,强调了不同地域之间的文化交融。这里的“羊金饰服”可能是指服饰上的装饰品,“燕玉妆冠”则是对头饰的描述。这两句诗描绘了在服饰和装饰上,不同地区的特色元素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时尚潮流。
尾联“焉得棕裙还旧俗,堪羞大袖短头鞋”表达了作者对于传统习俗回归的渴望。在这句话中,“棕裙”可能象征着传统的女性服饰,“大袖短头鞋”则可能是对当时流行的、较为新潮但不被所有人接受的服装风格的讽刺。这句话反映了作者对于传统文化价值的尊重和对现代生活中的某些现象的反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社会风俗变迁的描绘,既展现了时代进步带来的便利和多样性,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化价值的思考和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