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见邻人归,不知夫踪迹
出处:《龙桥妇》
元末明初 · 陈基
婉娈龙桥妇,空闺何恻恻。
夫婿弱冠馀,南征死锋镝。
但见邻人归,不知夫踪迹。
委身奉舅姑,誓志如金石。
朝采陌上桑,暮向窗间织。
织成锦回文,无处寄消息。
织成双鸳鸯,无复合欢夕。
何如织缣素,裁剪信刀尺。
为舅作衣裳,为姑为饮食。
夫婿弱冠馀,南征死锋镝。
但见邻人归,不知夫踪迹。
委身奉舅姑,誓志如金石。
朝采陌上桑,暮向窗间织。
织成锦回文,无处寄消息。
织成双鸳鸯,无复合欢夕。
何如织缣素,裁剪信刀尺。
为舅作衣裳,为姑为饮食。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在丈夫南征战死后的龙桥妇人,她独自承受着生活的重压与内心的孤独。诗中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活场景的展现,展现了这位女性的坚韧与悲苦。
“婉娈龙桥妇,空闺何恻恻。” 开篇便以“婉娈”形容女子的柔美,却在“空闺”二字中透露出深深的寂寞与哀愁。女子在丈夫离家南征后,独守空闺,内心充满了孤寂与悲伤。
“夫婿弱冠馀,南征死锋镝。” 描述了丈夫年轻时便踏上战场,最终不幸战死的悲剧命运。这一句不仅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也表达了对丈夫英勇牺牲的哀悼之情。
“但见邻人归,不知夫踪迹。” 这一句通过对比邻人的归来与丈夫的失踪,进一步突出了女子内心的无助与绝望。她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家的幸福,而自己的丈夫却杳无音讯。
“委身奉舅姑,誓志如金石。” 女子为了家庭,毅然承担起照顾公婆的责任,其誓言坚定如金石,展现了她的责任感与孝顺之心。
“朝采陌上桑,暮向窗间织。” 通过日常劳作的描述,展现了女子生活的艰辛与勤劳。她从早到晚地劳作,既是为了生计,也是为了寄托对丈夫的思念。
“织成锦回文,无处寄消息。” 女子将对丈夫的思念编织进锦缎之中,然而却无法找到传递消息的方式,表达了她内心的无奈与痛苦。
“织成双鸳鸯,无复合欢夕。” 通过织物上的图案,女子寄托了对与丈夫团聚的渴望,然而现实却是无法实现的遗憾。
“何如织缣素,裁剪信刀尺。” 最后一句提出了一个假设,如果能像裁剪布料一样安排生活,或许能更自由地表达情感与愿望。这反映了女子对自由与幸福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龙桥妇人生活境遇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她在丈夫离世后的孤独、坚强与对未来的渴望,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所面临的困境与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