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宵?醉平原席,遮莫兰阴送曙笳
出处:《上元同睿父参知文仲观察夜集溪堂看灯作》
明 · 胡应麟
千骑联翩集水涯,上元灯烛兴偏遐。
凭栏火树千枝月,照坐金莲百本霞。
织就鲛绡珠有晕,妆成鸾镜玉无瑕。
深宵?醉平原席,遮莫兰阴送曙笳。
凭栏火树千枝月,照坐金莲百本霞。
织就鲛绡珠有晕,妆成鸾镜玉无瑕。
深宵?醉平原席,遮莫兰阴送曙笳。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上元节时,众多骑马之人聚集于水边的情景,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繁华。诗人通过“千骑联翩”、“上元灯烛”等词句,生动地勾勒出节日的盛况。接着,“凭栏火树千枝月,照坐金莲百本霞”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灯火比作火树和金莲,形象地描绘了灯火璀璨的景象,同时以“月”和“霞”衬托,增添了画面的美感。
“织就鲛绡珠有晕,妆成鸾镜玉无瑕”则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奢华与精致,将灯火比作鲛人所织的绡,以及精心妆扮的鸾镜,强调了其珍贵与完美。最后,“深宵?醉平原席,遮莫兰阴送曙笳”两句,描绘了深夜宴饮的场景,虽未明言“醉”,但通过“平原席”和“兰阴送曙笳”等意象,暗示了宾客们在欢愉中度过夜晚,直至曙光初现,宴会仍未结束,体现了节日的欢乐与持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上元节之夜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古代节日的热闹、奢华与欢乐氛围,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明代文学作品中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