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悲形吊影,竟觉夜如年
出处:《哭韦缵》
明 · 刘崧
一死嗟谁托,馀生苦自怜。
已悲形吊影,竟觉夜如年。
野哭沉山月,新坟閟陇烟。
杳无重见日,徒有泪潸然。
已悲形吊影,竟觉夜如年。
野哭沉山月,新坟閟陇烟。
杳无重见日,徒有泪潸然。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朝诗人刘崧所作的《哭韦缵》。诗中表达了对逝者韦缵深深的哀悼之情。首句“一死嗟谁托”直抒胸臆,感叹在挚友离世后,无人可以倾诉和寄托哀思。接着,“馀生苦自怜”流露出诗人自身的孤独与悲凉,感到余生漫长而凄苦。
“已悲形吊影”描绘出诗人形单影只,形影相吊的孤寂景象,进一步强化了哀伤的情绪。夜晚来临,诗人觉得“竟觉夜如年”,漫长的黑夜如同永无止境的哀痛,加深了内心的煎熬。“野哭沉山月”通过野外的哭声和沉寂的月光,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新坟閟陇烟”写的是韦缵的新坟被笼罩在坟地的烟雾中,显得格外冷寂,暗示了诗人对亡者的怀念和对死亡的无奈。最后两句“杳无重见日,徒有泪潸然”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再无相见之日的绝望,只能独自承受泪水的流淌,充满了深深的哀愁和失落。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失去挚友后的悲痛心情,展现了友情的深厚和生死离别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