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忽神游京洛春,泣向五台原上草
出处:《寄嘉兴马乐二丈兼怀陆五台太宰》
明 · 汤显祖
为郎苦迟去官早,历落乡关罢伦好。
忽忽神游京洛春,泣向五台原上草。
马翁只似扶风人,乐生当作望诸君。
卧想少游何可得,拜筑高堂曾一闻。
世局风流长似此,曾见英雄长不死。
江山岁月老闲身,风雨鱼龙动君子。
沙井阑头初卜居,穿池散花引红鱼。
春风入门好杨柳,夜月出水新芙蕖。
往往催花临节鼓,自踏新词教歌舞。
青春索向酒人抛,白发拚教侍儿数。
烟雨楼前烟雨迷,莺逗湖边莺逗啼。
但取风光足留赏,越西还胜大江西。
忽忽神游京洛春,泣向五台原上草。
马翁只似扶风人,乐生当作望诸君。
卧想少游何可得,拜筑高堂曾一闻。
世局风流长似此,曾见英雄长不死。
江山岁月老闲身,风雨鱼龙动君子。
沙井阑头初卜居,穿池散花引红鱼。
春风入门好杨柳,夜月出水新芙蕖。
往往催花临节鼓,自踏新词教歌舞。
青春索向酒人抛,白发拚教侍儿数。
烟雨楼前烟雨迷,莺逗湖边莺逗啼。
但取风光足留赏,越西还胜大江西。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汤显祖的诗《寄嘉兴马乐二丈兼怀陆五台太宰》以深沉的情感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感叹自己仕途坎坷,早离官场,怀念故乡和旧友,尤其是对马翁和陆太宰的深深怀念。他想象在京洛春色中与他们共度的美好时光,以及对像马翁那样淡泊名利、像望诸君那样志趣高雅之人的羡慕。
诗中提到的“卧想少游何可得”,暗指对古代文人如司马相如的仰慕,而“拜筑高堂曾一闻”则表达了对高尚人格的追求。诗人感慨世事变迁,英雄难永驻,自己只能在闲适岁月中欣赏江山风月,尽管生活简朴,如“沙井阑头初卜居”的清幽生活,仍有“春风入门好杨柳”、“夜月出水新芙蕖”的诗意。
诗人寓情于景,通过“往往催花临节鼓”、“自踏新词教歌舞”的生动描绘,展现了生活的乐趣和对艺术的热爱。然而,青春易逝,白发渐生,他选择借酒消愁,让侍儿数数白发,流露出岁月无情的感慨。
最后,诗人以“烟雨楼前烟雨迷”、“莺脰湖边莺脰啼”的江南景色作结,表达对嘉兴美景的喜爱,认为嘉兴的风光胜过大江以西,寓意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生活的热爱。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富有哲理,体现了汤显祖独特的艺术风格。